發布時間:2015-04-15 17:19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審計局
新昌縣審計局2014年工作總結
和2015工作思路
?
2014年工作總結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審計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三城四化”戰略目標,主動跟進,服務大局;突出重點,依法審計;推進審計轉型,提升工作水平。全年共完成審計項目54個,查處違規金額101.07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32536.52萬元,應上繳財政金額70.92萬元,核減工程造價1464.31萬元,提出審計建議和處理意見119條,為維護國家財經秩序、促進規范管理和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發揮了積極作用。一年來,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圍繞中心,提升審計工作謀劃力
今年以來,我局圍繞上級審計機關和縣委縣政府工作中心,主動跟進黨委政府、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需求,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科學安排審計項目,為縣委縣政府的重大經濟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提供監督保障和決策參考。按照“四個關注”即關注改革發展、關注權力運行、關注資金流向、關注民生改善的要求,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項目、重點資金的審計監督,重在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實不到位、政策目標未實現以及嚴重影響和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確保黨和政府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位,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全年按計劃實施上級同步審計項目6個、經濟責任審計項目10個、民生類審計項目4個,項目涉及公共財政、經濟風險、教育衛生、涉農資金、工資津補貼和經濟責任等,既確保了審計覆蓋面,又突出了監督的重點,較好地體現了服務決策、服務民生的審計理念。同時根據政府投資項目竣工情況及時分期下達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計劃,組織實施政府投資項目結算、決算和跟蹤審計項目34個。
二、依法履職,提升審計工作執行力
圍繞財政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政府投資項目審計、民生項目審計等四方面重點,著力深化項目實施,加大公共資源、公共資產、公共資金、公共權力審計監督力度。一是深化財政審計。及時完成了2013年度財政預算執行與全部政府性資金專項審計調查、財政存量資金審計等項目,強化了對重點資金、重點項目和全部政府性資金的審計監督,摸清了縣本級全部政府性資金的家底,揭示了預算執行不嚴格、內控制度不健全、存在嚴重漏洞、管理較薄弱等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和完善的建議意見,并分別向縣人大常委會、縣人民政府提交了報告。二是嚴格經濟責任審計。圍繞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兩個重點嚴格經濟責任審計,全面完成對儒岙鎮、鏡嶺鎮、梅渚鎮、七星街道、史志辦、創建辦、教體局、環保局、交通運輸局、糧食局等10個單位、13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結合實施完成了1個梅渚鎮自然資源審計試點。規范審計流程,全面落實審計公告、履職報告、談話等制度;注重源頭防范,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查問題、找原因、提建議;嚴肅查處違法違紀問題,有2個單位3名涉案人員被有關部門調查處理;科學客觀評價被審對象履行經濟責任情況,有效促進了被審計單位科學決策、健全制度、規范管理,增強了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廉潔意識。三是加強政府投資審計。完成政府投資審計項目34個,送審造價14239.49萬元,核減工程造價1464.31萬元,審減率10.3%。堅持績效審計的發展方向,完善《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辦法》,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監督轉型,努力提高審計效能;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建立科學合理的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體系,制訂了《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辦法》;探索建立重大項目跟蹤審計制度,制訂出臺了《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辦法》,并已選擇了青山大橋工程等四個重大項目實施跟蹤審計,已出具跟蹤審計報告3個,有效促進了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的規范和完善。今年已有16篇投資審計報告得到縣領導批示督促整改。四是積極開展民生類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關注民生改善,實施完成了4個領導關心、群眾關注的民生項目,內容涉及實施糧食收儲、市場管理、干部津補貼、鄉鎮衛生院運行等民生類項目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等。發現和揭露了政策制度執行不到位、不規范問題和管理漏洞,有2個單位5名涉案人員已由有關部門調查處理,促進被審計單位進一步規范管理,防范風險。五是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按照審計署和省廳的統一部署,及時實施完成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務支出公款消費、涉農資金、財政存量資金、鄉鎮財政決算等同步審計項目。今年8月中旬,擇優選調10名業務骨干外派嘉興全力參加為期近三個月的全國土地出讓金收支和耕地保護情況審計。根據縣委、縣政府的要求,組織開展了2014年鄉鎮(街道)工資及津補貼發放情況核定工作,促進規范津補貼政策和節約型機關建設,為縣委、縣政府進一步規范全縣津貼補貼提供決策依據。積極做好欽寸水庫等上級審計項目組織溝通協調和配合審計整改落實工作。認真開展行政權力清理工作,推行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清單和權力運行流程,讓權力真正在陽光下運行。
三、轉型發展,提升審計工作創新力
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順應形勢發展要求,加快審計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一是提升審計質量。認真貫徹落實省審計廳“質量提升年”活動要求,傳承和發展“1、2、3、4”質量管理模式,即統一作業標準、實行二級業務會議、堅持三級復核審理、強化四大激勵機制。探索加強審計項目計劃管理、現場實施管理、項目審理等新舉措,制訂和修訂了《提升審計質量若干意見》、《審計項目審理試行辦法》、《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辦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談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規范,加強質量全程控制,全面提升審計質量。今年有1只項目獲得省表彰項目,3只項目獲得市優秀審計項目,1只項目獲得市表彰審計項目。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上報計算機審計方法7條,計算機審計成果案例2只,信息系統審計案例1只,其中《校園一卡通信息查詢計算機審計方法》獲省計算機審計方法入選案例;《利劍出鞘——新昌縣建管局原出納呂xx嚴重侵占單位資金的AO實例》獲省計算機審計項目入選案例。二是加大審計整改力度。實施《新昌縣審計整改工作暫行辦法》,全面實行審計整改“銷號”制度;縣府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審計整改專項督查,列入政府督查督辦事項專題通報,加強審計整改動態監管和整改落實;實施審計結果公告制度,落實農村飲用水工程專項審計調查結果在媒體公告,從而切實肩負起“審計工作到哪里,整改督查就延伸到哪里”的職責,達到審計整改全覆蓋,從根本上解決“屢審屢犯”問題。三是探索投資項目績效審計新機制。堅持績效審計的發展方向,完善《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辦法》,堅持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監督轉型,提高政府投資項目工程結算審計規模標準,繼續實行“必審制”和“備案制”分類管理,著力開展政府投資項目預算執行、竣工決算審計、跟蹤審計及專項審計調查,努力提高審計效能;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建立科學合理的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體系,制訂了《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辦法》,對建設項目前期、建設期、竣工運營期的全過程,科學設置執行建設程序、執行制度、項目管理、資金管理、投資效益、重大事項等六方面評價指標,全面開展績效量化評價;探索建立重大項目跟蹤審計制度,做到審計關口前移、提前介入、及時跟進、主動服務、全程監督、實時監控,制訂出臺了《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辦法》。今年已選擇了青山大橋工程等四個重大項目實施跟蹤審計,已出具跟蹤審計報告3個,有力保障了項目建設規范管理有序推進。四是持續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在率先提出內部審計“三有四化”目標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全面提升內部審計建設水平,被評為2014年度全省內部審計業務指導和監督工作優勝單位。加強實務培訓,組織鄉鎮(街道)、部門200多名相關人員參加了內部審計業務、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課題式審計等專題培訓班,為三花集團50多名中層以上干部邀請專家專題舉辦內審培訓;安排鄉鎮衛生院運行等項目繼續實施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聯動審計,助推內審新發展;深化內審聯系點制度,擴大工作指導面,領導帶頭、全員參與分頭調研鄉鎮、部門、企業內審機構,全面走訪了16個鄉鎮(街道)、20多個部門以及萬豐奧特、新和成、德恩得等30多個企業,開展指導服務。五是深化實施績效考核。確立“以實績論英雄”導向,深化完善考核辦法,對項目實施、審計質量、審計成效、審計整改等方面進一步加大目標責任制績效考核力度,結果與獎金、晉級、評先直接掛鉤,并配套設立了優秀項目、“三創三評”、審計信息等專項獎勵,營造了重實績、比貢獻、爭先創優的良好工作氛圍。
四、強化隊伍,提升審計工作公信力
堅持以“審計精神”立身,以自身建設立信,強化隊伍作風建設、業務建設和機關文化建設,提升審計公信力。一是加強思想作風教育。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結合審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查擺問題;深化談心交心、開展批評幫助;加強正風肅紀、整治“四風”積弊;落實整改措施、改進工作作風。深化實施“八個一”新要求,切實推進審計干部作風轉變,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從嚴治審,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六項禁令”、“八不準”審計紀律和各項廉政規定。二是加強業務能力建設。采用周一集中學習、自學、選送培訓等方式,組織審計人員開展業務學習。加大審計業務人員培養力度,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實行“審計實務導師制”,加大新生代和業務骨干的培訓力度。今年,聘任3名業務骨干為第一批實務導師,分別與近年新進入審計機關的3名年輕審計干部結對“傳、幫、帶”。開設“審計大講堂”,組織業務骨干輪流交流業務技能,邀請領導、專家授課,不斷提高審計隊伍素質和實踐能力。
?
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我局將按照上級審計機關總體部署和縣委、縣政府“三城四化”目標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現問題、完善機制、依法審計,充分發揮審計促進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公共資金安全高效使用、經濟安全、改善民生和生態文明建設、深化改革的保障作用,強化促進依法行政、推進廉政建設、推動履職盡責的監督作用。
一、把握導向,科學精選項目
圍繞改革、權力、資金、民生、項目等重點和審計全覆蓋的要求,廣泛征求意見,科學安排審計項目計劃。按照上級審計機關部署及時完成同步審計項目;圍繞深化改革,保障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促進政令暢通;圍繞權力運行監督,加強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圍繞公共資金安全,強化財政預算執行和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圍繞民生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惠民政策落實;圍繞政府投資績效,加強投資項目審計。堅持問題導向,揭露和查處重大違法違紀案件,推進反腐工作;嚴肅財經紀律,促進厲行節約和規范管理;完善制度體制,提升管理水平。
二、注重創新,推進審計轉型
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順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加快轉型升級,努力做到科學審計,依法審計。
1.加強審計質量全程控制。繼續傳承“以制度促規范、以規范保質量、以質量創成果”的審計質量管理思路和“1、2、3、4”的質量管理模式,創新發展審計質量全程控制,力爭審計質量有新的提高。
強化審計項目計劃管理,加強計劃進度控制;加強現場實施管理,規范審計實施程序;堅持揭露問題目標導向,完善移送和信息披露事項管理;堅持復核審理制度,完善集體決策機制;優化審計報告內容和結構,提升報告質量;健全質量提升倒逼機制,落實審計項目評優、審計項目質量績效考核、審理和業務會議、過錯責任追究、審計結果公告、整改督查后續評估等六項制度,力爭審計質量有新的提高。
2.全面實施政府投資績效評價制度。完善政府投資項目竣工結算審計“必審制”和“備案制”,加強政府投資項目預算執行、竣工決算、跟蹤審計及專項審計力度;對實施竣工決算審計項目全面實行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制度,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政府投資項目實施全過程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建立起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的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監督新方式,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探索完善全面科學合理的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管理體系。同時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建立結果通報、責任追究等制度。
3.建立整合審計資源的長效機制。繼續探索實施國家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聯動審計模式,發揮資源優勢,提高審計效率,最大限度發揮審計效能。繼續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新機制,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借智借力,發揮社會審計作用,在組織審計基礎上,拓展委托審計新領域。進一步加大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力度,緩解審計力量不足和“人少事多”矛盾,全面提升審計覆蓋面和審計效率。
4.創新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充分彰顯內部審計基礎性、監督性、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進和加強指導監督方式,堅持點、線、面結合,訓、聯、研并舉,全面提升內部審計“三有四化”水平。加強政府內審和企業內審分類指導和監督,推進內部審計全面持續發展;拓展內部審計業務技能培訓,提升業務素質和實戰能力;繼續實施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聯動審計,整合資源互動共進;加強內部審計成果研究,深化課題式審計;搭建交流平臺,加強業務交流;鼓勵爭先創優,提煉內審經驗成果。
三、精準發力,提升審計效能
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審計方針,加大公共資金、公共資產、公共資源、公共權力及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資金審計監督力度,堅持問題導向,深化項目實施,全面提升審計效能。
1.深化財政預算執行審計。以促進完善公共財政體系、規范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以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為主線,不斷加強和改進財政預算執行審計。認真組織實施2014年度縣本級預算執行與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重點關注預算執行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預算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以及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的規范性、效益性,擴大審計覆蓋面,加大監審力度。
2.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不斷深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內容,規范經濟責任審計行為,完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從領導干部科學決策、依法行政、財務收支、行政效率、廉潔從政等方面,客觀評價領導干部的履責情況以及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和應負的責任,促進領導干部更好地履行任期職責,為縣委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和使用提供重要依據。
3.優化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圍繞促進提高政府投資效益,繼續按規模標準實施政府投資項目竣工結算、決算審計;實施重大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做到審計監督關口前移、提前介入、及時跟進、主動服務、全程監督,保障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全面推行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制度,加大對工程立項、招投標、施工監理、設計變更、工程質量管理的全過程監督評價力度,著重揭露影響效益、造成損失浪費以及管理失職、瀆職的行為,促進項目的科學決策,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和資金的使用效益。加強對“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生態建設等民生項目和民生資金的審計監督,確保黨和政府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位,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4.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更新和提升計算機硬件設備,探索開發和引進審計應用軟件系統,推動審計工作現代化、信息化和科學化發展;加強計算機應用培訓,改善審計人員信息化知識結構,提高計算機審計技能;擴大計算機審計覆蓋面,提升審計質量和效能;探索計算機聯網審計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創新,全面提升計算機審計水平。
四、加強管理,提高隊伍素質
1.抓好機關作風建設。鞏固路線教育成果,深化審計作風建設,提升審計效能;堅持規范審計、依法行政、廉潔從審,保持良好的審計形象;加強隊伍管理,完善績效考核,激發工作活力和創新力。
2.抓好業務能力建設。繼續強化審計業務培訓,實施“素質提升”工程,推行“實務導師制度”,加大新生代和業務骨干的培養力度;繼續開設“審計大講堂”,提供學習、交流、傳授平臺,不斷提高審計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實踐能力。
3.抓好機關文化建設。繼續開展“三創三評”等爭先創優活動,堅持“以實績論英雄”工作導向;堅持以人為本,積極開展機關精神文明建設,活躍機關文化生活,開展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和競賽活動;關心愛護干部職工,激發團隊精神,進一步增強機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
?
?
?
?
?
?
?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