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30624002586121H/2018-68298 | 文件編號: | 發布機構: | 縣司法局 | |
| 生成日期: | 2018-08-09 | 主題分類: | 組配分類: | 發展規劃 | |
| 有效性: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發布時間:2018-08-09 14:48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司法局
2018年是“法潤新昌”三年行動計劃關鍵之年,也是“七五”法治宣傳教育各項工作中期督查之年。全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以“法潤新昌”為主要抓手,推進“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切實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新昌加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一、做好“七五”普法中期督查工作
1.認真做好“七五”普法中期督查工作。召開全縣普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七五”普法中期督查動員部署會,全面啟動全縣“七五”普法中期督查,做好迎接市委市政府中期檢查準備。
二、抓好重點內容學習宣傳
2.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真正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部署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興起大學習、大宣傳的熱潮。
3. 大力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把握憲法宣傳正確導向,大力宣傳憲法實施的重要成就,引導全社會充分認識我國現行憲法是一部符合我國國情的好憲法。牢固樹立憲法法律權威,把學習宣傳憲法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全社會深化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結合實行“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把憲法宣傳作為各部門行業的共同任務,推動憲法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等,使憲法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憲法主題宣傳活動,認真組織好“12·4”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
三、推進重點對象學法用法
4.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開展“法潤新昌·學法我先行”活動。組織新修改憲法專題知識學習宣傳,做好有關國家工作人員正式任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工作。繼續組織開展公務員“學法用法三年輪訓行動計劃”。出臺領導干部庭審旁聽制度。組織開展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年度法律知識、廉政知識考試、年度述法,完善新任領導干部法律考試制度。開展“送法進機關”活動。
5.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開展“法潤新昌·校園學法崇德”活動。組織青少年參與法治社會實踐、模擬法庭等活動。落實《關于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意見》,加強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完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防范校園欺凌事件機制。加強法治教師隊伍建設,落實法治課程安排,開展優秀法治課件評比。組織開展“送法進校園”、“法在心中”等活動。
6. 推動企業人員依法經營。開展“法潤新昌·企業誠信守法”活動。開展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平臺和誠信守法示范企業創建,2018年完成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平臺30家,縣級誠信守法示范企業30個。部署開展“憲法法律進企業”活動,指導規上企業建立職工學法平臺,開展具有地方、行業特色的企業法治文化活動。積極推動法律服務,健全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嚴格實施法律審核制度。
7.推進基層民眾依法自治。開展“法潤新昌·基層依法治理”活動。開展省、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與復評,培育國家級民主法治村(社區)。繼續深入開展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2018年完成18個市級、32個縣級民主法治村創建任務。開展“”組織“憲法進農村”、“憲法進社區”等主題宣傳活動,結合“楓橋經驗”55周年紀念活動,加大“楓橋經驗”學習宣傳力度。探索開展村(社)兩委干部、村(居)民代表年度學法用法考試。加強流動人口學法用法工作。
四、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
8.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嚴格貫徹落實《關于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普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完善2018年度縣級機關普法責任清單制度,重點抓好主要普法單位,特別是“法潤新昌”四大牽頭部門的責任清單實施。推動各行業、各單位充分履行主管領域和相關行業法律法規宣傳職能。
9.加強以案釋法工作。貫徹落實《關于加強以案釋法工作的實施意見》,各部門、單位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本地區本時段時事熱點和群眾日常生產生活需要,動態掌控社會普法需求,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借助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載體和平臺,定期發布典型案例,開展以案釋法。完善公民旁聽庭審制度。
10.推動基層“誰執法誰普法”機制全覆蓋。學習借鑒柯橋有效落實“以鄉鎮(街道、開發區)為主導、以村(居、社區)為主責”的農村普法責任制經驗,出臺相應意見、落實相關工作,基本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體系。
五、推進法治宣傳方式創新
11.深入開展多形式法治宣傳。深化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豐富重要時間節點法治宣傳形式。鼓勵開展具有地方特色優秀法治文藝作品創作,充分運用調腔、相聲、小品、朗誦、快板等多種形式開展法治宣傳。用好“12348”中國法網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辦好“新昌司法”微信公眾號,依托“互聯網+”積極開展多形式法治宣傳。
六、加強組織領導和各項保障
12.強化黨政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人制度。認真貫徹中辦、國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精神,推動地方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法治宣傳第一責任人職責。
13.加強普法隊伍建設。進一步發揮普法講師團作用,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憲法法律為重點,通過“訂單式”、“點餐式”服務,組織講師團開展全市巡回演講。組建基層普法隊伍,經常性、多形式地開展法治宣傳活動。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