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10 10:43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民政局
2021年上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民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縣民政局緊緊圍繞中心工作,牢固樹立和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積極做好民政系統常態化疫情防控,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強化基本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現將主要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績
(一)落實黨建、黨風建設工作責任
一是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黨建、民政工作相結合,以黨史學習教育鼓舞斗志、明確方向,進一步堅定信念、凝聚力量,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推動新時代民政工作高質量發展。二是狠抓黨的建設不放松。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將黨建服務品牌創建與民政業務、民生服務緊密結合,推動機關“黨務、業務、服務”三務融合。通過一月一主題等特色主題活動,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同“孺子牛”黨建品牌創建結合起來。三是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設。加強監督管理,認真排查防范廉政風險,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提高全體干部履行“一崗雙責”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確保推進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規范、細致。
(二)民生實事和政府投資項目穩步推進
1.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指導鄉鎮(街道)完成調查摸底、確定244戶改造對象,完成適老化改造對象能力評估,完成項目招投標,并與中標單位南京福康通養老產業集團簽訂合同,確定改造家庭方案設計,完成形象進度的30%。
2.公益性生態公墓建設。2021年實際啟動建設19個,目前完成初步設計18個、通過設計評審13個,下達批復意見17個,完成林地審批13個,完成土地征用16個,完成工程招投標7個,沃洲鎮塘灣陵園、東茗鄉螺絲山等公墓3個公墓點已動工建設,完成清表,平整土地,修建施工道路,完成投資4000萬元。
3.社會救助管理中心(養老服務中心二期)項目(政府投資項目):社會救助管理中心由 1#、2#共兩棟建筑組成并采用連廊連接,總建筑面積 12848.36 ㎡,總投資4000萬元。目前完成節能評估、地質勘探、施工圖設計,6月完成施工單位招標,啟動項目工程建設。
(三)社會救助水平穩步提升
一是完成提標工作,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850元提高到890元,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費標準從每人每月1347元提高到1358元。二是加強低保動態管理,新增低保戶147戶210人,邊緣戶5戶19人,特困16人。三是按照應保盡保、保障到位的要求,及時足額發放社會救助資金。全縣低保3957戶5273人,上半年共發放低保金1713萬元;特困人員192人特困資金172萬元。四是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及時將因疫情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納入臨時救助范圍,及時給予臨時救助,上半年共救助142戶233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37.9萬元。五是落實《困難群眾探訪關愛制度(試行)的通知?》,開展重點對象探訪2468人次。
(四)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步伐
一是切實做好省委巡視發現問題的整改。擬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新昌縣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完善養老服務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通過開展助餐服務、發放養老服務補貼等方式加大養老服務投入。二是開展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星級評定。共對165家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進行星級評定,其中總分在86分以上(三星級)的有6家,76-85分(二星級)的有13家,60-75分(一星級)的有131家,共撥付相關運營補助資金500萬元。三是加快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于2月啟動試運營,加強與公安、大數據中心等相關部門的對接,加快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和家政服務公司、醫院等第三方服務組織和老年人基礎信息的導入,完善新昌縣老年人信息數據庫。
(五)提升社會治理創新能力和水平
一是推進農村民主管理。組織開展村務公開檢查,對12個鄉鎮(街道)的46個行政村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以通報的形式向所在鄉鎮(街道)進行反饋,要求及時整改落實。二是重新公布涉村(社區)工作事項清單。為規范村(社區)工作事項,推動村級組織明責減負,重新梳理完善《新昌縣村(社區)工作事項清單》;開展村(社區)減負增效“雙百工程”,明確鏡嶺鎮外婆坑村為我縣的減負增效工作監測點,并按時向市局反饋監測情況。三是開展鄉鎮社會工作站建設,計劃建設9家,實現全覆蓋。目前澄潭街道、沃洲鎮2家社工站已建成并開展相關服務。四是積極扶持公益組織,提高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能力。以公益創投的形式培育扶持社會組織,經項目征集、專家評審、民政審核和公示,19個項目獲得立項,共扶持福彩公益金共60萬元,首期30萬元已撥付。五是認真做好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通過《今日新昌》、民政局微信公眾號刊發“嚴厲打擊非法社會組織、提高社會公共防范意識”專版,刊登民政部公布的非法社會組織名單,提高公眾的防范意識;下發2萬余份宣傳冊進社區和農村,開展社會組織自查自糾,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非法社會組織的防范意識和辨識能力。
(六)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全面發展
1.?殯葬改革有力推進。一是深入推進殯葬改革。出臺《關于推進移風易俗、打造平安清明工作的通知》和《黨員干部帶頭推進殯葬改革的通知》,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人員、村(社區)干部、共產黨員簽訂了“黨員干部帶頭推進殯葬改革”承諾書。二是開展公益活動助推殯葬改革。清明節期間,舉行 “鮮花換紙錢”公益活動和“化作春泥更護花”節地生態禮葬宣傳活動,發放“推進移風易俗、打造平安清明”倡議書5000余份,鮮花1萬余束。倡導和引導樹葬、花壇葬、海葬等形式的節地生態進行安葬,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的理念。三是開展殯葬違規專項整治,聯合公安、市監等部門,抽調人員成立10人巡查專班,重點巡查公墓覆蓋區的入葬情況、違規新建墳墓以及非法生產銷售棺材、大墳碑加工點。對發現的“三沿五區”裸露墳墓300余座進行覆土復綠,200余座進行了遷移,拆除違規新建墳墓5座,拆除大墳碑加工點7個。
2.水庫移民扶持工作。一是完成直補移民人口復核及資金發放工作。核減直補移民 137人,新增欽寸水庫移民1人,恢復發放4人,實際發放15210人,每人600元,發放資金912.6萬元;二是上半年已驗收22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給予撥付專項資金725萬元;三是編報移民專項資金項目預算,備案移民扶持項目26個,安排后扶資金2608萬元。
3.規范辦理婚姻登記。1月至5月共辦理了1832件,其中結婚登記918對、離婚登記212對、補發婚姻證件319件;辦理婚育戶聯辦事項598件。積極推進婚俗改革,舉行了5.20集體婚禮頒證活動,發布婚事新辦簡辦倡議書,打造天姥瑯苑戶外頒證基地,倡導文明健康的婚俗觀。做好離婚冷靜期內的婚姻家庭輔導工作,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引入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實現常態化服務,3-5月共為313對當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輔導等服務,其中申請離婚登記166對,經輔導后撤回申請62對,約有37%的夫妻離婚申請后放棄登記。
4.慈善救助活動活躍。積極開展助學、助困、助醫,完成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助學工作,發放70人助學金48.375萬元;開展“慈善情暖萬家”活動,慰問困難家庭100戶,發放慰問金20萬元;發放因病致困家庭臨時生活補助12人次,4.65萬元。
5.區劃地名工作。一是更新完善地名工作機制。制定《新昌縣地名委員會及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和工作機制》,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落實地名管理責任。二是做好“紹臺線”界樁和界線聯檢工作,完成紹臺線2號界樁聯檢,紹金線8號界樁勘察工作。三是做好紅色地名展準備工作。為慶祝建黨100周年,上報了紅色地名14個,參加在諸暨市開展的紹興紅色地名展覽活動。
(七)其他工作。完成2件人大代表建議、7件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共計101人次,其中自行來站3人,其他站護送2人;對16名無法查找的滯留人員進行托養;完成12名鄉鎮(街道)民政經辦人員的招錄工作,夯實民政基層力量;完成民政事業發展和水庫移民“十四五”規劃的編制。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今年以來,民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殯葬改革工作、公墓建設進度、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民政力量配備等方面還有待加強和提高。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切實做好建黨百年慶祝期間的信訪維穩工作。謹記“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政治責任,加強對民政系統的養老機構、救助管理站、兒童福利院、殯儀館等安全隱患排查檢查,全力以赴做好民政系統的信訪維穩和安全生產工作,為慶祝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完成民生實事和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完成公益性生態公墓建設任務,落實《2021年度新昌縣殯葬改革百分制考核辦法》,加強對公墓項目建設進度的督查,每月發布工作簡報,通報考核排名;6月中旬完成“三老人員”的適老化改造工作;完成社會救助管理中心招投標工作,啟動工程施工,確保民生實事和政府投資項目按計劃完成。
(三)兜底保障精準高效。統籌推進“1+8+X”大救助體系建設,落實探訪關愛制度,實現重點對象月探訪率達到100%,加強低保對象的動態管理,加強對鄉鎮(街道)展社會救助督查和指導工作。
(四)優化養老服務質量。完成省巡視督查反饋問題整改,加強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運營,強化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助餐功能,持續推進智慧養老體系建設。建設康養聯合體2個,智慧養老院1家,培育扶持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配送餐服務的優質餐飲企業2家,實現鄉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完成新昌縣養老服務“十四五”專項規劃編制,加強財政保障,統籌安排養老服務業發展經費,確保各項資金重點用于補齊養老服務短板、提高養老服務質量。
(五)基層治理規范有序。繼續做好社區設施提升工作,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完成未來社區試點建設,打造“智慧社區治理”的模式;開展農村社區示范評估活動,完成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檢查工作;完成9個鄉鎮社會工作站建設,提前實現全覆蓋;組織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完成110名社工考證的任務。
(六)加強慈善工作。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做好9月5日“中化慈善日”的宣傳,
(七)加強社會組織管理。指導推進公益創投項目實施,委托第三方完成績效評價,以評促建,提升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繼續做好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做好日常監管、宣傳、資料的完善工作。
(八)規范專項事務管理。開展補領婚姻登記證工作,持續深化婚姻登記數字化改革,解決歷史檔案數據的缺失問題,不斷補充完善我縣婚姻登記證電子證照庫;完成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30個并撥付扶持專項資金。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