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03 14:46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城南鄉
2020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城南鄉緊緊圍繞縣委“三縣三區”決策部署,以“五大會戰”為抓手,明確“123”工作重點和“鄉村發展、農村增收、農民致富”目標,凝心聚力,務實創新,有力推進經濟社會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一、常規工作穩步實施
一是持續推進轉型創新,提升經濟實力高度。截至10月,全鄉工業總產值預計達到4.9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規上企業產值約5636萬元。銷售收入約4.1億元,利稅332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0.8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工業轉型升級工作有序開展,完成“低小散”行業整治4家,完成“小升規”企業1家。積極對接規上工業企業縣級研發中心備案與產學研項目合作,實現規上企業研發經費40萬元,新認定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4家。
二是持續推進農業升級,打開農業經濟廣度。疫情防控期間,圍繞茶農春茶采摘、鮮葉投售等難題,積極引導茶企發揮產能,支撐春茶生產。實現全鄉春茶產量534.3噸,產值13841萬元,推廣名優茶機175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斷完善。對全鄉農業生產基地、大戶進行重點抽檢蔬菜?、茶葉等品種?211個,對不合格產品及時追溯源頭并妥善處理。做好畜牧檢疫和巡查工作,全鄉無重大動物疫病疫情發生。
三是持續推進全域旅游創建,突顯旅游產業亮度。以七盤仙谷和天燭湖兩大AAA級景區為依托,充分利用山水資源的天然優勢,全面推進鄉村旅游發展。2020年成功創建任家自然村AAA級景區村和下洲AA級景區村。7個鄉村旅游項目已完工3個,其余都在施工沖刺階段,預計在11月底全面完成。新增民宿2家,新增小吃店1家,創建炒年糕示范店縣外6家,縣內1家。積極對接潛溪、里家竹、下洲招商引資工作,簽訂“中茶111”“中茶125”“中茶129”茶樹新品種繁育及其產業化、城南鄉文旅康養基地、“白茶、金花茶”、城南鄉影視外景基地等4個招商項目的框架協議,總投資額達2.5億元。
四是持續推進項目建設力度,積累基礎設施厚度。高標準農田穩步推進。大潘等2個村2001.5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部完成。投入資金3290萬元,激活閑置農房97幢5090平方米。完成大山莊、里家竹公共用房建設,推進前進村口景觀、楊家山農民公園和潛溪公園長廊建設。土地開發總計109畝左右,截至目前,大山莊30畝已經基本完成建設,潛溪38.2畝已完成項目進度85%,下洲40.9畝完成70%左右,三個項目都爭取在11月完成驗收。土地綜合整治全面鋪開,秦高等3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共5.2畝,實際完成新增耕地0.1837公頃,等待縣級驗收。下洲等4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規劃復墾新增耕地10.2畝,目前正在施工階段,爭取11月底進行驗收。天荷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規劃復墾新增耕地38畝左右,已完成項目進度的85%。眉岱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共8.32畝,預計12月完工。
五是重視民生權益,提高社會事業溫度。抓好殯葬改革工作,岱石公墓目前完成一期工程的70%,預計10月底完工。精準推進老年服務,新增村級養老服務中心7個,建成并試運行鄉鎮級養老中心1個適老化改造困難老人3戶。全面做好兜底保障,審批低保戶18戶23人,邊緣戶2戶3人,更正和完善省大救助系統數據。抓實低收入農戶幫扶結對工作,對全鄉305戶低收入農戶開展走訪,落實幫扶措施,以更高的要求做好民生工作。加快鄉文化中心裝修進度,建設韓妃、大潘、里家竹、眉岱等村文化禮堂4個。完成楊家山村等6個水利應急工程,推進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覆蓋9個行政村15個供水站,受益人口達5000人。
六是落實全科網格,強化群防群治密度。夯實“一張網”基礎,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10名,實現域內域外網格信息全覆蓋。截至目前,各村網格員共上報事件1380件,摸排重點人員110名,重點場所15個,走訪率達100%。初信初訪登記共324件,已經化解311件,正在化解13件;摸排矛盾糾紛28件,調處28件,調處成功28件。新增“雪亮工程”社會化治安監控80只。積極做好反邪教、社區矯正、禁毒、掃黑除惡等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全國兩會等重大活動期間的維穩安保工作任務,為全鄉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方面工作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七是持續推進應急管理,加大安全生產力度。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下發宣傳掛圖6套,懸掛橫幅6條,組織全鄉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及安管員參加防災應急安全生產會議,進行應急消防演練1次。集中力量組織百萬員工線上培訓和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碼推廣活動。與各村、企業簽訂安全生產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72份,累計檢查企業72家次,發現隱患32項,整改32項,安全隱患整改率達100%。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實現全覆蓋,全縣56家企業與第三方安全生產咨詢機構簽訂安全生產服務合同,開展全方位服務。
二、重點工作強勢推進
一是狠抓項目攻堅不動搖。今年以來,在配套做好南口立交政策處理的基礎上,全力做好南互通連接線平改立項目12戶房屋、40畝土地的政策處理,基本完成計劃內的房屋征遷工作。縣垃圾焚燒廠建設目前建設進度達到80%,年底能夠實現點火;杭紹臺高鐵橋梁完成建設,東茗隧道已全線貫通,接下去為鋪軌做準備;鄉中心幼兒園投資近2500萬,裝修320萬元,是我縣第一所按國家一級幼兒園標準建設的鄉鎮幼兒園,下半年已正常開班招生;鄉文化中心基建耗資700萬元順利完工,并投資400萬元啟動裝修,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積極推進投資480萬元的美麗河湖(下洲段)工程,預計12月全面完工。
二是常抓環境整治不懈怠。空置房整治扎實推進。下洲、丁龍、大潘、里家竹4個村正在實施空倒房拆除,拆除面積9676.09平方米。控違拆違強勁有力。今年上級下達拆違目標任務1.5萬平方米,到10月底拆除違章建筑132處,面積1.53萬平方米左右,其中拆除飛宏鍛造廠違章建筑1113平方米,完成縣下達任務數的100%,拆后利用率達80%以上,取得了階段性工作實效。垃圾分類全面展開。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基本完成1個“市級垃圾分類示范村”、3個“市級垃圾分類準確村”創建工作,等待上級驗收。提升村級“三支隊伍”建設,有效提升農戶垃圾投放正確率,鄉村面貌極大改善。“五星達標,3A爭創”順利推進。堅持黨建引領,成功創建1個3A示范村和6個五星達標村。特別是大潘村苗圃小村打造點亮富裕星,里家竹村繪制天姥山旅游攻略圖點亮美麗星,朱王銀老家味道品出和諧星,韓妃村福地建設點亮文明星,鄉村發展展現新面貌。污水零直排建設有序推進。投資318萬元,完成9個生活小區、企業等集鎮內外的管網改造、雨污分離、隔油池建設等工作,等待市級驗收。
三是嚴抓村(居)換屆工作不放松。村級組織換屆工作全面啟動以來,鄉黨委高度重視,嚴控程序,在全鄉成立村(居)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和村級組織換屆工作指導組,嚴格按照“堅持黨的領導,嚴格依法選舉”的原則,創新推出“映山紅承諾”“四職聯簽”等舉措,物色好、引導好、推薦好本領硬、打勝仗、能帶富、會服務、善治理的優秀人選。
四是巧抓改革創新有實效。城南鄉大部分村地處山區,各村平均距離約10公里,最遠有20公里,全鄉17個行政村有常住在村60歲以上老人4498人,占全鄉農業人口數的近20%。全鄉17個行政村只有4個村有理發室,沒有理發室的村的老人如需要理發,需要乘坐車輛到鄉政府駐地理發,極為不便,該問題被駐村指導員以民情日記形式上傳至我市在省“三服務”小管家平臺開發上線的“三駐三服務”系統。通過一場特殊的民情分析會,政府搭臺、鄉賢助力、群眾參與”的“鄉理鄉親”工作室應運而生。該工作室利用閑置農房和原有村級理發室,開辦服務站,方便村民特別是殘疾人、低保戶等就近享受優惠或免費理發服務。鄉里在深入排摸后,以每個行政村的“鄉理鄉親”工作室為基點,整合人大代表、黨員干部、義工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建立“鄉理鄉親”服務集市。根據各行政村規模和實際,使每個行政村每月能享受至少1次修鞋、補鍋等上門服務,精準滿足村民多元化的生活小需求。同時,“鄉理鄉親”的“理”,被賦予越來越豐富的含義,涵蓋鄉村治理的方方面面,從民意收集、糾紛調解、志愿服務,到垃圾分類宣傳、科普宣傳、禁毒宣傳,再到紅十字救護、反電信網絡詐騙等。截至目前,全鄉21家“鄉理鄉親”工作室已累計服務2500多人次,已通過民情分析員、民情意見箱收集村情民意744條,解決反映問題490個,辦結率100%。自該項工作開展以來,相關報道信息先后在新華網、浙江日報(頭版)、浙江政務信息(專報)、紹興信息、紹興日報(頭版頭條)、學習強國等平臺刊登報道。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疫情導致經濟下行。疫情給當下的經濟帶來了不小影響,經濟指標反映出企業發展增速不快,尚未從根本上擺脫疫情影響。受疫情和汛期的疊加影響,導致部分項目進度未達到原定目標。
二是不穩定因素仍較突出。涉及土地征遷、控違拆違等重點工作較多,極易引發新的不穩定因素。如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焚燒廠)50多戶反映環境污染隱患等問題,前期因南互通征遷29戶置換地塊停止審批問題,杭紹臺高鐵、南互通40多戶爆損問題等。
三是遺留問題解決難度較大。如我鄉包案的欽寸水庫移民戶胡燦余、胡小軍,20多年前上三高速建設時因征地拆遷導致的俞愛蓮戶,是市級積案重點化解對象,目前還在協調中;另外,群體訪隱患也較突出,城南新村權證辦理問題,涉及328戶,是全縣辦證戶數最多、難點最大的一個遺留問題。自2003年開始到現在,跨度接近18年,時間久,體量大,亟待解決。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