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45445888/2022-66618 | 文件編號: | 發布機構: | 縣醫療保障局 | |
| 生成日期: | 2022-06-10 | 主題分類: | 醫保類 | 組配分類: | 計劃總結 |
| 有效性: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發布時間:2022-06-10 14:34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醫保局
一、工作開展情況
1.建立“五張清單”工作推進機制。堅持結果導向,建立2022年局機關“五張清單”月度工作推進表,把12項清單任務層層細化分解到各科室,每月看進度、曬指標、看結果,形成工作閉環。
2.做實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擴面工作。截至3月28日,全縣戶籍人口參保率為99.56%。持續推廣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順利完成越惠保2022年參保任務,參保率達70.34%。貫徹落實醫療救助政策,及時更新特殊人員信息,為困難群眾精準提供資助參保和醫療救助,兩個率均達100%。
3.配合做好省“智慧醫保”平臺上線運行。通過成立工作專班、蹲點幫扶等方式,為醫保定點單位提供現場指導,高效完成42家定點醫療機構、132家定點藥店接口改造等上線準備工作,組織基層經辦人員多次開展業務培訓,同步抓好停機切換期間的參保人的宣傳引導,確保了省“智慧醫保”系統3月8日平穩上線。
4.推進醫保基金結算管理工作。扎實做好2021年度基金結算清算工作,根據2021年的基金結算管理辦法,目前已初步形成具體結算方案。同時積極謀劃2022年度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加強與市局、縣財政、衛健等部門溝通聯系,做好2022年度基金結算管理辦法前期各項工作。
5.積極爭創省級醫保基層服務示范點。扎實做好澄潭街道省級醫保基層服務點的創建和迎檢工作,統籌抓好示范點經辦事項、服務指南調整、經辦人員業務培訓等工作,確保全市唯一的省級示范點創建成功。
6.開展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檢查。組織開展了公補資金使用、民營醫院住院等專項檢查活動,一季度共檢查定點醫療機構6家、定點零售藥店30家,現場檢查率完成率為26.3%。嚴肅查處2起定點醫療機構的違規行為,追回違規醫保基金3.54萬元,行政罰款0.45萬元。梳理醫保基金監督風險點,督促定點機構自查自糾。
二、存在問題
1.基層經辦服務能力有待提升。今年以來,鎮、村服務平臺醫保辦件量較少,辦件率較低,大多數事項還是集中在縣一級的醫保中心,截至3月底,基層平臺辦件率只有13.7%。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宣傳不夠充分,很多老百姓對醫保下放事項不了解、不清楚,本地就近辦的意識還不強;另一方面目前對基層服務點還缺乏有效抓手,鎮村經辦人員普遍存在業務水平不高的問題,主動辦理意識也不強。
2.省“智慧醫保”平臺不夠完善。目前新系統上線后出現的問題較多,網上可辦事項目前僅上線了4個,靈活就業參停保、城鄉居民參停保等高頻事項均還未開通網辦通道,對群眾辦事造成不便。
3.源頭監管還存在薄弱環節。基金監管往往依賴于上級交辦、大數據分析、群眾舉報等手段,主動發現問題不夠精準,關口前移不夠,造成部分定點機構有機可乘。
三、下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加大基金監管力度。建立跨部門聯動執法機制,從4月份開始,以定點藥店和非公立醫療機構為重點,聯合衛健、公安、市場監督等單位,持續開展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精準打擊一批欺詐騙保違法行為。突出源頭監管,加強公立醫療機構第三方自查和醫護人員自律承諾,建立定點零售藥店“紅黑榜”獎懲機制,適時開展醫保基金專項檢查“回頭看”,倒逼兩定機構自覺依法經營。
2.探索建立基層經辦服務考核機制。結合“經辦服務示范年”活動,對12個鄉鎮、253個村(社區)基層醫保經辦服務機構全面推行服務力指數考核,量化評價一線經辦機構的服務能力,實現醫保事項從“可辦”到“能辦”、“愿辦”的轉變,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同時,開展“村村都有代辦員”活動,培養一批基層專(兼)職醫保代辦員,實現服務多向前,群眾少跑腿。
3.全面推行“村村點亮工程。探索實施“1+3+N”全區域經辦服務模式,以澄潭街道經辦服務站為依托,推進梅渚村、麻家田村、里遁山村3個村級醫保服務示范點規范化建設,形成一套基層歡迎、可操作可復制的服務機制,爭取6月底前在全縣面上推廣。
4.組織開展新一輪基金結算管理工作。在完成2021年度兩定機構基金結算的基礎上,結合基金預算收入和上年度基金實際支出情況,綜合考慮政策調整等因素,與縣財政、衛健等部門會商,科學制定《2022年新昌縣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結算管理辦法》,確保基金健康穩定運行。
5.加強醫保黨建品牌建設。以提升醫保服務力建設為抓手,創建醫保“星火”黨建品牌,抓強三支隊伍,完善四項工作機制,助推醫保業務工作提質增效。同時,修訂完善局機關“管理制度30條”,切實加強醫保干部自身建設,提高局機關制度化管理水平。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