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30624002586359Q/2022-67252 | 文件編號: | 發布機構: | 縣公安局 | |
| 生成日期: | 2022-07-13 | 主題分類: | 公安 | 組配分類: | 計劃總結 |
| 有效性: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發布時間:2022-07-13 09:14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公安局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上半年,全縣公安機關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14361”戰略,以黨的二十大安保為主線,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推進“公安大腦”建設,著力打造新時代“三能”公安鐵軍,有力實現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一是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全力做好黨的二十大系列安保維穩工作,全國兩會等安保維穩任務圓滿順利。高標準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筑牢了縣域疫情防控防線。常態開展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實,有效清除了社會面各類風險隱患。對各類突出犯罪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現發命案、五類案件破案率始終保持100%,電詐案件控降成效明顯。二是護航經濟穩步發展。出臺護航經濟發展十五條措施,打造全省首個縣域知識產權館,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服務中心整體入駐,共服務企業68家次,指導企業消除隱患42處。全面推廣公民身份信息變更“一件事”集成改革工作,完成公民身份信息變更“一件事”聯辦212件,聯辦率達100%。深入實施城鄉道路平安暢通綜合治理工程,排查整治各類隱患1238處。創新打造“云幫辦”,推動公安政務事項隨即隨地辦,累計服務200余人次。三是推進“公安大腦”建設。推進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將33個內設機構、直屬機構、事業單位整合為10個大部門中心。深化“交所合一”改革,自改革以來重復報警同比下降34.6%,農村道路交通立案事故數、死亡數、經濟損失數分別下降降35.82%、46.15%、48.47%。深化偵查體制機制變革,迭代升級執法辦案管理中心,中心刑事辦案率達100%,立案平均用時、取保候審用時、行政快辦率、刑事快辦率均居全市前列。深化場景應用項目建設,“一照通用”項目被央視新聞聯播播出;“零接觸守小門”、車輛注銷“一件事”等相關經驗做法分別在省政務信息、省市數字化改革專刊等欄目刊登。四是深化楓橋警務體系。深入推進警務站(室)“四化”建設,并會同政法委建立“四級三員”全科網格服務管理模式,目前共建成“四化”警務站室276個,依托警務站室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8起。持續深化旅游警務、反家暴工作,創新打造“楓羽館”,形成具有新昌特色的創建品牌。深化楓橋式交警中隊創建,實行轄區網格化管理。深化“楓橋式監所”創建,迭代“向日葵”監管文化。深化楓橋式“110”創建,在全市率先完成融合通信建設,做精做強鐵騎中隊,主動發現警情3200余起、輕微物損自處3850余起。深化“楓橋式禁毒治理”,搭建吸毒前科人員再就業平臺網上網下渠道。深化“楓橋式涉外治理”,實現境外人員住宿登記及時率、申報率、準確率連續5年保持100%。五是打造三能公安鐵軍。深入推進三能大練兵,先后有8個集體、41名個人獲得省市級榮譽,7個集體、4名個人在全市曬比中榮獲全市前三。
二、2022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全縣公安機關將繼續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各項決策部署,圍繞“五張清單”,緊盯“五個堅決不發生、三個下降、三個提升”的工作目標,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更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在安保維穩能力上有新提升。統籌推進金盾清底、除險保安等各項專項行動,夯實基礎,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常態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堅決內防反彈、外防輸入。嚴打各類突出犯罪,力爭實現破案率高、發案數少、追贓價值大的良好局面。二是在服務經濟民生上有新提升。深度運用為企服務專區、為企服務站等陣地,推進公安政務服務運行標準化、服務供給規范化、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化,為縣域經濟穩步發展保駕護航。三是在“公安大腦”建設上有新提升。完善縣局“公安大腦”建設考核方案和各條線考評辦法,量化工作目標,強化體制機制技術“三輪驅動”,積極打造“五大跑道”,實現更多先進措施在全市乃至全省復制推廣。四是在楓橋系列創建上有新提升。深化“一所一隊一品牌”,全面推行轄區網格化管理試點工作,持續推進“楓橋式監所”、“楓橋式110”等系列創建工作,打造具有新昌特色的品牌集群。五是在三能警隊建設上有新提升。深入開展三能主題教育、全警實戰大練兵、“三能”練兵活動,按計劃全面推進四大工程、四大計劃,完善四大體系,不斷提升公安隊伍整體素質和形象。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