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30624002586666H/2023-69517 | 文件編號: | 發布機構: | 市生態環境局新昌分局 | |
| 生成日期: | 2023-01-19 | 主題分類: | 環境監測、保護與治理 | 組配分類: | 計劃總結 |
| 有效性: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發布時間:2023-01-19 11:00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市生態環境局新昌分局
2022年,紹興市生態環境局新昌分局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國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和《紹興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法治紹興(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清單和法治紹興(法治政府)建設補短提升工程責任分工表的通知》(紹市環辦函〔2022〕11號)、《2022年法治新昌(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清單》文件精神,主要負責人積極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以依法執政、嚴格執法為重點,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并取得了積極成效:3月,我縣入選“美麗浙江十大樣板地”;6月,我縣入選全國“2022年度縣市綠色高質量發展百佳樣本”;7月,我縣再度榮獲美麗浙江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計劃)工作考核優秀縣,并獲評首批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綜合評估市縣(區);8月,榮獲第一批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實踐體驗地稱號,位列全國“兩山”發展百強縣榜單第八位,對比2021年前進10位;9月,我局榮獲2021年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成績突出集體稱號;11月,我縣榮獲2022年度浙江省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全市第一。
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持續抓好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思踐悟。
我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信訪工作條例》《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關于依規治黨論述摘編》《浙江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及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方面內容的集中學習和專題學習。2022年1月10日,我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專題學習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在浙江》〈上、下〉、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對新昌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2年10月31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交流研討會,對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交流研討,強調學用結合、知行合一,以實際工作成果檢驗學習貫徹成效。2022年12月2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學習會,深入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精神實質。
二、持續推進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改革。
1、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我局參照省市級模板積極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局”機構改革,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能邊界,在“局隊合一”體制下,新昌縣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隊以紹興市生態環境局的名義,依法統一行使污染防治、生態保護、核與輻射安全的行政處罰權以及與之相關的行政檢查、行政強制權。2022年,我局已全面完成持證人員的執法證再次換領,執法人員身著規范制式服裝執法,累計出動環境執法人員6000余人次,檢查企業2800余家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60家,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案件11件,查封扣押案件3件,移送公安治安拘留2起2人。
2、認真做好案件源頭治理提升專項行動。根據《生態環境行政復議訴訟案件源頭治理、堅決抑制行政爭議案件高發頻發專項行動方案》,積極開展案件源頭治理提升專項行動,通過法規與執法隊緊密對接作用,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對案件調查過程中主體的認定、證據鏈的形成、法律準確適用,形成統一共識,從案件源頭來提升案卷質量,并及時向市局報送進展情況表,參與市局組織的推進會并作工作匯報4次。2022年,我局自查行政許可53件、行政處罰60件、查封3件、信息公開2件,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1件,申請法院強制執行1件,對自查出的9件不合格案件進行嚴格整改補充材料。前述案件均無引起行政復議案件及行政訴訟案件。根據省廳案件評查要求,我局積極對處罰案件作出整改補充,并重新掃描案卷上傳部里系統。
3、更好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調查評估工作。我局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精神,扎實推進此項工作。2022年已完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5件,分別為浙江耿基實業有限公司排放超標廢水案,劉傳輝、李鳳龍、李擁軍沿途丟棄工業固廢案,新昌縣“4.9”跨區域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案、新昌縣步榮機械有限公司不正常運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逃避監管案、陳斌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案,共計收繳賠償資金210萬余元。
4、加強重點領域執法。一是加快推進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我縣整改工作順利通過省級現場核查,檢查組對整改工作表示肯定。8月-10月,省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開通舉報熱線和下沉檢查工作,我縣信訪件零件、下沉督察點位零個,是紹興唯一一個信訪件和督察下沉點位為零的區縣市。二是全力抓好生態環境領域七張問題清單工作。生態環境局作為“七張問題清單”中重大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清單管控力指數的牽頭部門,始終把“重大生態環保督察清單”作為重中之重來抓,2022年,我縣重大生態環保督察清單總體上完成預定目標,成績位于全市第一梯隊,全省前列。督察整改案例《新昌堅決關停產業園保護飲用水源地》和《新昌縣變廢為益,高質量建設無廢城市整改示范案例》文章進入市級“七張問題清單”示范榜。三是全力做好環保后督察工作。深化環境污染問題發現機制,落實《新昌縣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細則》和《新昌縣建立健全環境污染問題發現機制落地見效工作方案》,進一步壓實屬地環境污染問題排查和整改責任,彌補問題發現的短板。開展兩輪中央環保督察、兩輪省督察和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問題回頭看專項行動,確保反彈問題及時上報,及時整改。四是進一步健全“兩法銜接”。我局保持公檢法院的密切聯系。2022年8月9日,我局組織召開新昌縣生態環境保護行刑銜接暨公檢法環聯席會議,審議了近期辦理的環境違法有關案件,并深入探討了關于“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等法律適用問題,初步達成了一致意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辦案質量,為依法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用環境法治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2年,清理一次原新昌縣環境保護局制定印發或通過縣政府印發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并加強對我局起草的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審查通過行政規范性文件《關于劃定新昌縣中型及以上高排放柴油貨車禁行區域的通告(征求意見稿)》和重大執法決定《浙江耿基實業有限公司超標排放水污染物》,發布重大行政決策《新昌縣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和《新昌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修編)》。
我局落實專業法律顧問常駐我局上班工作制度,今年專業法律顧問已提出法律意見建議40余條。
四、繼續做好普法教育培訓。
1、強化領導干部學法懂法。3月9日,我局舉辦《紹興市柴油動力移動源排氣污染防治辦法》解讀培訓,相關單位人員參加;3月16日,我局和相關部門參加了《浙江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鑒定評估辦法》知識視頻培訓;5月19日,我局相關工作人員參加省廳“噪聲污染防治法解讀”專題報告會視頻會議;5月25日,我局相關領導干部參加《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培訓;5月30日,我局召開《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專題學習會;6月17日,我局組織相關部門參加《噪聲污染防治法》解讀講座;6月27日,我局相關領導干部參加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解讀專題報告會。6月以來,根據市生態環境局要求,我局開展“一月一法”暨法律學習活動,以自學為主,進行綜合法律知識和生態法律知識的學習。7月、8月、11月,我局組織相關人員參加了三次《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宣傳貫徹會議;9月29日,我局組織相關單位參加了2022年度生態環境法律警示教育視頻培訓;11月10日,我局全體工作人員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培訓;11月14日,我局相關工作人員參加全國環境噪聲管理培訓;11月23日,我局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浙江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解讀講座;12月13-14日,我局全體執法人員參加《紹興市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辦法》培訓。11月、12月,我局全體領導干部認真參加了縣普法辦、市局組織的學法用法考試、調查問卷。
2、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的普法責任制。我局印發《新昌縣生態環境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將普法責任落實到具體科室,并緊緊圍繞“法治政府”示范縣的要求,以法治助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以專題講座、培訓會、定制式服務、網絡宣傳等方式,積極開展環保相關法律普法宣傳活動,致力提升公民環境保護意識、企業員工懂法守法素質、企業環保管理水平。重點就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噪聲污染防治法、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相關法律進行宣傳普法,累計培訓企業500余家次、相關負責人800余人次。針對全縣(擬)上市企業持續開展定制式服務,根據企業各自的行業特點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制定“一企一策”開展幫扶指導,助力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在“美麗新昌”微信公眾號和“新昌發布”應用軟件發布“揮發性有機廢氣違法排放案”“在禁止區域內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案”等各類普法宣傳信息60期,發放普法宣傳海報700余張。
3、增加特色亮點工作,當好綠色管家。2022年6月5日是第51個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我縣以“六個一”為載體,倡導社會公眾將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衣、食、住、行、游每個環節。
持續做好綠色管家服務工作,在環保法制服務日,法規科會同常駐法律顧問一起,走進重點企業、相關受處罰企業進行送法送服務活動,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聯系,建立清親關系。
五、加快以數字化改革牽引法治建設。
1、加快推進“醫療廢棄物智慧管控平臺”建設。項目于2022年1月份啟動,于8月份開始試運行。8月底,我局組織召開項目推進會,對有關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部署,要求中標單位浙江融家科技有限公司,加大工作力度,及時按照市縣各級領導的具體要求,完成“醫療廢棄物智慧管控平臺”建設工作。2022年,項目已完成建設并接入紹興市無廢城市信息化管理平臺。
2、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和掌上執法,共計檢查企業661家次,其中雙隨機檢查337家次,專項檢查119家次,即時檢查205家次,掌上執法率、應用信用規則關聯、監管事項入駐率、事件處置率等均達100%。綜合一體化改革以來,進一步加強跨部門聯合檢查,參與跨部門聯合抽查任務總數23個,參與跨部門抽查次數42次,任務占比69.69%。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積極依法行政,進一步改善和提高縣域生態環境質量以及人民群眾的生態獲得感,以法治助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一是持續抓好生態環境領域七張問題清單工作。進一步落實“三管三必須”的責任機制,進一步壓實屬地環境污染問題排查和整改責任,彌補問題發現的短板。利用“各類督察督辦問題”舉一反三這個點進行擴面,積極開展兩輪中央環保督察、兩輪省督察和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問題回頭看專項行動,確保整改到位不反彈。確保生態環境領域七張問題清單工作繼續走在全市前列。
二是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問題發現機制落地見效。聯合司法機關開展聯合會商、聯合打擊、聯合督辦,嚴厲打擊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加強日常執法監管,開展水、氣、固廢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嚴查嚴辦,對環境污染行為“零容忍”。積極開展兩輪中央環保督察、兩輪省督察和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問題回頭看專項行動,確保整改到位不反彈。
三是切提升風險隱患化解能力。加強生態環境風險源頭防控,對重金屬、危化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廢物等相關行業進行全程風險監管,做好印染、化工行業企業環境風險防控和預警試點示范。加強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開展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演習,形成監管有力、監控有效、處置得力、服務到位的全縣環境安全管理體系。
四是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數字化改革。推進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與應用。深化醫療廢棄物智慧管控平臺應用,確保全縣醫療廢物得到快速、高效、無害化的轉運處置。做好“浙里藍天”等數字化場景平臺建設應用工作,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