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3062400258664XN/2023-69607 | 文件編號: | 發布機構: | 東茗鄉 | |
| 生成日期: | 2023-01-29 | 主題分類: | 政務公開 | 組配分類: | 發展規劃 |
| 有效性: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發布時間:2023-01-29 10:55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東茗鄉
圍繞高質量發展建設新昌縣首批共同富裕試點總體目標,落實縣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的“14361”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旅游興鄉、共同富裕之路,開創東茗鄉村全面振興新局面,并按照清單化抓落實的工作要求,明年著力打造有未來感、安全感、便利感、文明感、獲得感的未來鄉村。
一、打造有未來感的共富鄉村
鼓勵下巖貝、后岱山、金山等先行村充分發揮“領頭雁”的作用,通過民宿經濟、培訓研學等特色提升人氣客流量和經濟附加值,著力增強未來鄉村風貌辨識度,實現11個村多業態融合發展。下巖貝村以未來鄉村綜合體為中心,大力推進鄰里中心、空中棧道、智慧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后岱山村以云上鄉村振興人才服務中心為依托,做好紅星商貿體、田園綜合體、康養綜合體等項目建設;金山村以數字茶園為基礎,積極建造金山350畝梯田花海、金衣工坊、休閑漁莊、滑翔傘基地等,形成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研學科普為一體的未來鄉村綜合發展模式。
二、筑造有安全感的和諧鄉村
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戰時應急處置相結合,全面落實疫情防控“七大機制”,繼續運用指令核查AB崗、核酸檢測閉環表等創新方法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效率,提升核酸檢測、醫療救治、物資保障等綜合能力,構建鄉村聯動的基層疫情精密智控網絡,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握手言和”機制,進一步完善“一碼握”線上平臺,系統化標準化規范化推進鎮村治理,創新發展治理方式,鞏固夯實治理基礎,助力“楓橋式”鎮村建設。
三、塑造有便利感的幸福鄉村
按照民生實事“群眾提、代表定、政府辦”的理念,高質量辦好實事項目,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圍繞未來鄉村居民出行及物流配送等交通服務需求,做好葫馬線四期(后岱山至聯豐水庫)工程建設,進一步打造內暢外聯的便捷交通網絡。圍繞景區綜合競爭力提升需求,提高網絡普及率和覆蓋率,推進免費WIFI、視頻監控、智慧停車場的有效覆蓋,打造村莊導覽系統,為景區村提供更有趣、更便捷的旅游服務。圍繞未來鄉村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需求,完成高山畝等5座山塘水庫綜合整治工程、永豐水廠和9個供水站改造提升工程,建成集灌溉、防洪、應急相統一的水利網絡。
四、建造有文明感的美麗鄉村
片區化、組團式優化村莊風貌,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污水治理、廁所提升“三大革命”。全面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實施農村生活垃圾農戶分類、回收利用、設施提升、制度建設、長效管理五大行動,提升源頭分類準確率。深化農村廁所革命,推行農村公廁“所長制”,積極落實星級農村公廁及示范公廁創建任務。積極打造具有東茗特色的生態宜居宜游村莊,在干凈整潔的基礎上,實現人居環境“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的目標,助力實現農村大美格局。
五、鍛造有獲得感的智治鄉村
推進集鎮數字化項目建設,積極打造“數智東茗”,通過提供一站式的管理和生活服務,在集鎮管理、鄉村治理中實現發現問題智能化、處理過程自動化、事件管理全流程化的目標,提升政務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探索推進民宿經營“一件事”,落實服務專員制度,全程跟蹤服務民宿的項目選址、證照辦理、生產經營等工作,不斷提振民宿從業者發展信心。設置村級便民服務站,結合“政務2.0”、“浙里辦”等系統應用,提供辦事服務、休息等待等功能,有條件的開展自助服務,不斷優化政務服務“硬環境”,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實現足不出村辦政務。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