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3062400258664XN/2023-69612 | 文件編號: | 發布機構: | 東茗鄉 | |
| 生成日期: | 2023-11-09 | 主題分類: | 政務公開 | 組配分類: | 計劃總結 |
| 有效性: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發布時間:2023-11-09 12:37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東茗鄉
2023年以來,東茗鄉黨委圍繞縣委“14361”戰略,對標“‘小縣六大’再深化、‘六個先行’爭示范”工作要求,以比促干、以比破題、以比爭優,著力在全鄉營造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濃厚范圍。
2023年工作總結
一、聚焦品牌打造,固成果、促振興
黨建聯建促共富。成立“下巖貝·金山上”片區黨委,建設片區黨群服務中心,通過人才共育、品牌共創、發展共興、治理共管、服務共推,實現全域共富蝶變,截至9月,片區經營性收入達291.78萬元,同比增長83.44%,入選浙江省首批共同富裕實踐觀察點。實施“鄉創人才培育提升”行動,成立鄉創人才黨支部,建設鄉創人才活動室,召開全市農創客助力“千萬工程”擂臺賽暨第五次基層黨建雙月例會,完成普及性、實用人才培訓1034人次,挖掘吸引優秀鄉創人才50余位,金山村、后岱山村獲評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示范村。文旅融合激活力。立足“出凡塵·入慢鄉”發展定位,凸顯“慢鄉看霧、慢鄉看戲、慢鄉看花”地域特色,與縣旅游集團合作,積極推進云上夜游圖、數字鄉村等省“一事一議”項目,參差咖啡博物館、云卷云舒咖啡小屋、露營基地等業態運營步入正軌,鄉村藝術節、啤酒龍蝦音樂節、咖啡露營節等節會活動吸引眾多游客,民宿新增5家,獲評“中國最美旅游鄉鎮”榮譽稱號。消薄提低謀增收。開展“政銀助力共富、產業振興鄉村”主題推介活動,聯合縣政務服務辦等多部門,因地制宜打造“國企+”“金融+”等多種組團類型,通過低息貸款、聯合認購、線上銷售等形式,進一步提升“茗香好禮”農特品牌知名度。引進門溪山居、開心紡織、豐島集團等企業打造多類型共富工坊,帶動村民增收1000余萬元。截至目前,11個行政村均已完成50萬經營性收入消薄目標,其中后岱山村經營性收入超80萬元,下巖貝、金山村超100萬元。
二、聚焦宜居宜業,美環境、增靚點
人居環境更加宜居。以“迎亞運”人居環境整治暨垃圾分類集中攻堅行動為抓手,出臺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獎懲辦法,設立攻堅進步獎激發干部干事動力。以集采通APP為媒介,每村配備一名人居環境督管員,實現整改問題“隨時看、秒受理、馬上改”,截至目前,完成問題整改7865個,第二季度市級人居環境測評位列全市第三,東豐坑村榮獲市級紅旗村。積極推進國家衛生鄉鎮創建工作,順利通過市級暗訪。垃圾分類更入人心。出臺《東茗鄉垃圾分類“三分考評”工作辦法》,以分月計量、分類評級、分級督查為抓手,積極創建“下巖貝·金山上”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垃圾分類達標鎮街考核連續兩期位列全市(鄉鎮)第一。通過分類施策,實行兩種收運體系,針對旅游業態豐富的村,單獨落實“一車一人一系統”工作模式,落實專人每日上門開展“公交式”垃圾智慧化收運,其他行政村實行“一村一點位”工作模式,實現全鄉易腐垃圾收運全覆蓋。打造垃圾分類宣傳教育體驗中心,推行“村級自查+入戶宣傳+積分兌換”工作機制,累計兌換積分獎勵2萬余元。土地資源更可持續。做好土地開發及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實現周周有進度,月月有曬比,截至目前,完成東茗村土地開發52.8畝,完成馬家弄土地綜合整治近5畝。做好耕地功能恢復工作,一周內完成全鄉潛在資源摸排,截至目前,完成地表清理及工程552.81畝。做好非糧化整治工作,錄入圖庫2956.3畝,整治832畝、優化512畝,目前進入驗收、兌付階段。扎實開展林地流轉工作,6條連接線已全部完成施工驗收。
三、聚焦民生熱點,強保障、增福祉
養老服務再升級。加快推進鄉村組團式養老模式,引進寧波優秀養老服務團隊,成功將“長者共享食堂”的優秀經驗復制到更多自然村,現有助餐點7個,目前累計助餐人數已超10萬人次。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機構,鄉居家養老中心及村級照料中心開展各類活動204場次,包涵健康知識講座、社工活動、健康檢測等服務內容。全力推進“鄉理鄉親”服務集市提質擴面工作,針對性提供老人理發、小修小補、移動醫療、商品直購等為民小事公益服務,已開展服務集市活動54場,惠及片區群眾2680余人次,相關工作在《聯誼報》頭版頭條刊出,被省政協專報錄用并獲得批示。便民服務再優化。鄉便民服務中心新辦公場所投入使用,11個村便民服務站辦事場所進行標準化提升,開展以政務2.0受理為重點,線上線下辦理相結合的辦理模式,建立錯時、延時、預約服務機制,便民服務工作得到進一步提升和規范,截至目前,累計辦件1500余件。民生工程再提檔。完成聯豐水庫至里白巖農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高質量創建“四好農村路”紹興市示范鄉鎮,引入專業養護國有企業,農村公路養護工作連續三季度排名全縣第一。豐巖山、石下坑、馬安山供水站已完成改造,永豐水廠廠區土建工程已完成初驗,東茗集鎮水廠、上來村供水站正在施工,黃潭庵、黃潭坑供水站已完成技術交底會,東茗塘塢、康莊小里此岙、上來倒水庫等山塘已完工。
四、聚焦主動創穩,強治理、守底線
基層治理縱深推進。深化“握手言和”機制,迭代升級“碼上靈”線上平臺,《“握手言和”詮釋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浙江衛視播出。爭創“楓橋經驗”樣板鄉鎮,在后岱山村培育試點,開展村民積分制考核模式,重點關注網格員隊伍建設。全力打造“一鎮一品”特色法治新“楓”景項目,金山村獲評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隱患排查扎實開展。按照“一敲二問三看四查五叮囑”的工作模式開展“敲門行動”,累計投入總力量1117人次,敲門總次數5382次,排查風險隱患106起,進一步夯實平安護航亞運基石。安全生產落地見效。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全年共檢查機械制造企業、小作坊、餐飲民宿等單位68家,出動檢查200余人次,共發現安全隱患75處,并按時完成整改形成閉環。
2024年工作思路
一、聚力鞏固向好態勢,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立足文旅資源稟賦優勢,強勢推進“下巖貝·金山上”黨建聯建IP和“出凡塵·入慢鄉”文旅品牌打造,全力做好云谷騎游徑、三坊共富中心等11個項目建設。利用閑置庭院改造引進新業態,做好“咖啡+”“露營+”文章,打造“金山上的院子”民宿品牌,與時尚消費、鄉村旅游等深度融合,培育景區新“流量密碼”,打造更多沉浸式文旅體驗場景。加強下巖貝道路停車和流動攤販管理,嚴格控制交通流量,推動景區化、規范化建設,助力4A級景區城鎮創建及下巖貝金3A級景區村創建工作。
二、聚力改善城鄉面貌,全力推動宜居東茗建設
持續深化“千萬工程”,著力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難點問題,對督查到的問題要求立行立改,切實做好看得見的“面子工程”。緊盯長效機制建設,鞏固提升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成果,做好實實在在的“里子工程”,助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以村干部考核辦法等為抓手,做到獎優罰劣、賞罰分明,全面激發黨員干部工作積極性,結合“微改造、精提升”,打造更多具有各村特色的本土化節點,全面提升村莊面貌。
三、聚力增進民生福祉,全力推動社會事業發展
積極打造新時代幸福頤養東茗圖景,提檔升級公共服務,依托“鄉理鄉親”服務集市、老年學堂等載體,引進鄉村現代化服務資源,為村中老人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堅持市場經營理念,加大共富工坊建設力度,做大做強“茗香好禮”“金山三寶”“茗香小薯”等農特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推動集體收入村村有增長。優先謀劃一批村級公益設施項目、現代農業產業“雙強”項目,做深做實前期工作,推動招商引資工作不斷提升。積極謀劃部署冬小麥、油菜種植,大力發展冬季生產,為明年糧食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四、聚力守護群眾安全,全力推動社會治理升級
運用好“握手言和”工作機制,積極踐行《紹興市“楓橋經驗”傳承發展條例》,系統化標準化規范化推進鄉村治理,鞏固夯實治理基礎,助力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面細致、深入持續開展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的安全生產整治,抓實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進一步加強平安建設宣傳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維護社會治安和平安建設工作,切實提高群眾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