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30624002586957L/2023-68195 | 文件編號: | 發布機構: | 縣政務服務辦 | |
| 生成日期: | 2023-07-04 | 主題分類: | 政務公開 | 組配分類: | 計劃總結 |
| 有效性: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發布時間:2023-07-04 14:58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政務服務辦
2023年以來,縣政務服務辦緊緊圍繞縣委“14361”戰略,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大力實施“雙提升、雙規范”專項行動,加快推動便捷服務向增值服務全面升級,盯重點、破難點、創亮點,進一步打響“馨服務”政務服務品牌,助力政務環境大優化大提升,為加快“小縣六大”再深化“六個先行”爭示范貢獻政務力量。1-5月份,全縣共辦理政務服務事項108萬件,其中2.0辦理37萬件,“一網通辦”率99.11%,政務服務“好差評”好評率99.84%;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工程建設項目、政府采購、國有(集體)產權、土地(礦產)資源交易122項(宗),成交額30.83億元,增收節資2.05億元;鄉鎮(街道)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工程建設項目、集體產權交易94項(宗),成交額0.74億元,增收節資0.08億元。
一、強化改革攻堅,推動政務服務迭代升級。堅持改革和需求導向,把提升政務服務能力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抓手。一是扎實推進政務環境專項小組工作。對標市縣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2023年工作要點,牽頭抓好政務環境領域改革攻堅工作,建立健全月度例會、創優競比等推進機制,確保各項改革重點任務落地;6月21日,召開全縣政務環境專項小組工作會議,對各責任單位的改革任務進行部署落實。二是盯牢關鍵晾曬指標。針對一季度“一網通辦”率偏低的問題,建立周通報、月分析機制,會同大數據管理中心定期召開落后指標分析會,強化督促整改和向上對接,多次召開高頻涉企事項有效建議專題推進會,進一步壓實事項部門的主體責任;目前我縣超期受理率大幅下降,高頻涉企事項有效建議工單被省里采納12條,為全市第1、全省第2。三是強化進駐窗口考評。結合“好差評”評價機制,開發建設統一的政務服務數字化考評系統,對26個進駐窗口的工作紀律、現場管理、業務規范、綜合工作等開展量化考評,考評結果定期反饋派駐單位,變“定性考”為“量化評”。目前,政務服務中心進駐窗口及工作人員考評辦法已重新修訂,數字化考評系統6月底試運行。四是打造文旅融合政務大廳。會同縣旅游集團、縣文旅局等部門開展“文旅進大廳”活動,在政務大廳建設“棕櫚樹共享空間”,集中展示新昌歷年創新和文化旅游成果,打造有文化味、有新昌辨識度的政務服務綜合體。
二、聚焦增值服務,推動政府服務力提升。堅持變革思維和需求導向,以增值服務的理念推進政務服務領域各項改革,著力破解一批痛點堵點問題。一是穩步推進“增值式”政務服務改革。對標省增值式改革“五個一”思路、市“583”工作體系,進一步深化提升我縣創新服務云平臺等做法,加快推進便民利企“一件事”集成改革,目前我們已梳理形成新昌縣便民利企十大增值服務案例,其中“一窗通拍、全域應用”列入2023年浙江十大民生實事工程。二是建立重大項目主動服務機制。創新實施“跑起來”審批代辦制,積極構建“1253”服務模式,即建強一支專業的項目審批代辦團隊,充分依托政務大廳、園區兩個代辦專區,做到“實體運作、主動服務、清單管理、重點項目、兜底協調”五個跑,實現辦事流程、服務標準、事項清單“三統一”,為產業投資項目提供“一條龍”審批代辦服務,真正實現“服務跟著項目轉,代辦跟著項目跑”。相關做法得到王縣長的批示肯定。1-5月,我辦牽頭組織可研報告、初步設計方案、規劃方案設計聯合評審項目93個,組織聯合驗收項目22個,聯合踏勘項目9個。三是強化政企互動。緊盯企業所需所求,高標準設立政企會客廳,與項目審批代辦一體辦公,面對面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切實解決企業“成長中的煩惱”。目前已召開政企懇談會3次,幫助企業解決合規性等問題12個。四是規范縣鄉政務大廳服務機制。根據全市規范延時錯時服務機制的統一部署,圍繞“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的要求,全面梳理縣鄉政務大廳周末服務清單,開展周六、午間不打烊等延時錯時服務,管好用好24小時自助服務區,解決“上班時間沒空辦、下班時間沒處辦”的問題,讓群眾享受更多高效服務。
三、突出易辦好辦,推動政務服務延伸下沉。持續優化“15分鐘政務服務圈”,建強鄉村便民服務體系,推動更多服務事項落地惠民。一是探索縣級部門多元化便民服務機制。推動資源、事項、服務等向基層一線延伸,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5月9日,與縣供電局召開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延伸服務觸角”工作推進會,推動電力延伸入駐鎮街便民服務中心,有效解決供電網點少、群眾反復跑的問題。二是片區化推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以未來鄉村公共服務城市化為契機,打造“梅棠雅集”便民服務綜合體,重點建設梅渚智慧便民服務站,新增“一照打印”等人性化的增值服務設施,集中打造一批示范點。三是優化兜底服務舉措。主動融入農村公共服務下沉工作,創新實施“55+X”服務模式,優選55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進駐“鄉理鄉親”服務集市,組建政務服務下沉小分隊,精準開展移動政務服務,目前已在桃源村、金山村等多地開展下沉服務。同時,加快構建“縣鄉一體、部門協作、政銀企社聯動”的機制,全縣26個農商銀行網點130個事項聯動可辦。
四、補齊問題短板,推動中介服務考準考實。堅持問題導向,緊扣中介服務管理的薄弱環節,加強信用監管和全過程考核,形成事前管備案、事中管評價、事后管懲戒的工作閉環。一是強化備案管理。細化完善《新昌縣政府(國有企業)投資項目中介管理細則》,升級開發中介優選管理系統,全面推行政府投資項目中介服務委托備案制,中介優選管理系統已納入縣數字化改革項目,已通過專家論證,目前正在開發階段。二是優化考評機制。實行“一項目一承諾一評價”,通過分類排名、動態管理,對評價優秀、排名靠前的優選推薦,對納入負面清單管理的及時移出平臺,實現好中選優、劣者出局。三是壓實部門責任。進一步壓實行業主管部門的主體責任,做到“一事項一考核細則”,強化部門監管職責,倒逼中介機構優化服務、規范管理。
五、落實閉環管理,推動招標投標規范有序。以招投標領域“雙規范”為抓手,緊扣制度規范、管理規范兩個重點,確保標前服務、標中管理兩手抓、兩手硬。一是推進招標文件范本應用擴面。全面清理招投標規范性文件,推進全省統一的建設工程招標文件示范文本擴面應用,實現制度統一、規則統一。二是實施不見面遠程異地評標。全面推行“遠程異地多點評標系統”應用建設,開展跨區域多點在線評標,實現評標場地共享、便捷評標,進一步降低招標人成本,目前遠程異地評標系統已進入項目預算審核階段。三是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成立專項整治工作專班,牽頭抓好市縣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整治責任,加強案件線索移送、查辦的溝通協作,進一步形成監管合力。1-5月,累計排查依法必須招標項目65個,發現并移交(小額工程年度分類發包)違法違規線索2起,對32名專家進行扣分處理,協助審計、公安等部門做好專項審計調查和工程建設項目立案調查工作。
六、堅持抓人促事,推動政務隊伍擔當有為。以“五張清單”為抓手,全面從嚴治黨,堅持黨建引領提升政務服務質效,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一是抓好意識形態工作。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壓緊壓實意識形態主體責任,盯牢思想、網絡、管理等重點領域,深入抓好意識形態各項工作,牢牢把握輿論的主動權。二是建立黨委班子聯系進駐窗口制度。以“轉作風、提效能”為目標,堅持管理服務一起抓,推動班子領銜破難、服務窗口,通過問題建議雙向反饋,不斷提升窗口單位效能。三是打造“馨服務”系列黨建品牌。結合清廉單元示范標桿建設,組建紅馨管家小分隊,建設以“馨服務、馨速度、馨清風”為主題的黨建展陳館,集中展示近年來政務服務領域黨建工作成果。四是成立“破難爭先”重點工作專班。有效整合干部資源,堅持問題、任務兩張清單抓考核,切實提高政務干部一線解決問題的能力。五是開設“天姥馨大講堂”。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常態化培訓機制,切實增強政務干部、窗口服務、項目代辦三支隊伍的業務水平,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目前已開展4期業務宣講活動。
下半年,我辦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縣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各項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政務服務領域各項改革,積極打造高效便捷優質的政務環境,進一步提升政府服務力。
一、加快政務環境各項改革任務落地。堅持清單化、項目化推進,出臺《新昌縣全面優化提升政務環境2023年度工作要點》、《政務環境改革創優競比評價體系》等制度,牽頭抓好統籌協調、創優競比等工作,確保23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持續盯牢“一網通辦”率晾曬指標,加強向上對接和督促考核,壓緊壓實事項部門的主體責任,實現指標排名靠前、轉藍變綠。進一步用好數字化考評系統,抓實抓細進駐窗口考評,促進窗口服務水平有效提升。
二、扎實推進“增值式”政務服務改革。緊緊圍繞省市增值服務改革的部署要求,深入開展全縣政務服務領域“雙提升、雙規范”專項行動,進一步總結提升創新服務云平臺等做法,全面梳理增值服務清單,探索組建以科技創新為主體的企業綜合服務中心。規范完善縣鄉政務大廳延時錯時服務機制,開展周六、午間不打烊等增值服務,迭代升級24小時自助區,實現“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扎實推進政務環境“微改革”,進一步深化”一照通用“、“跑起來”審批代辦等做法,扎實開展涉企投資項目審批中介服務提質專項行動,努力打造一批有新昌辨識度的增值服務改革成果。
三、積極推動政務服務延伸下沉。突出群眾需求導向,堅持服務下沉、標準上提,優化“55+X”服務模式,扎實開展村級便民服務培訓月活動,持續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向一線下沉、服務向一線集中,提高“鄉理鄉親”服務集市政務服務水平。同時,突出以點帶面,重點建好梅渚等未來鄉村智慧便民服務站,新增“一照打印”、遠程診療等增值服務設施,集中打造一批農村公共服務下沉的示范點。
四、進一步優化中介服務的考評機制。聚焦省涉企投資項目審批中介服務提質專項行動,結合我縣中介服務集成改革,出臺2023年《新昌縣政府(國有企業)投資項目中介管理細則》,對中介機構服務實行線上線下一體考評,做到項目業主、行業主管部門、系統平臺一個標準打分,實現“注冊備案、分類排名、在線比選、中選承諾、綜合評價”全過程閉環,切實解決線上線下考評“兩張皮”現象。10月底前全面運行中介優選管理系統。
五、抓好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盯牢抓好營商環境“無感監測”招投標等指標,研究吃透考核規則,確保不失分。加快“遠程異地多點評標系統”應用建設,把數字化成果真正運用到招投標全過程管理之中。牽頭抓好省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整治專項行動,聯動推進市縣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進一步整合公安、紀檢等部門力量,加大問題線索的移送排查,形成大監管大整治的格局。
六、打造新時代“三敢”政務干部隊伍。突出黨建引領,深化作風建設,積極推動健康促進機關創建,將“健康生活 快樂工作”元素融入隊伍建設,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進一步打響“馨服務”系列黨建品牌,堅定不移推進意識形態、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持之以恒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強化破難爭先,出臺年輕干部培養“新八條”,進一步打造“敢創新、敢擔當、敢爭先”的政務服務隊伍。
新昌縣政務服務辦公室
2023年6月20日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