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30624002586949R/2023-66974 | 文件編號: | 發布機構: | 經信局 | |
| 生成日期: | 2023-08-15 | 主題分類: | 政務公開 | 組配分類: | 計劃總結 |
| 有效性: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發布時間:2023-08-15 15:10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經信局
2023年以來,縣經信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保三爭二進前列”總目標,全面推進先進制造業強縣建設、數字經濟、企業培育、全域治理等“五張清單”重點工作,全力筑牢穩增長“壓艙石”,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一、六大工作亮點
1.新昌奪取“浙江制造天工鼎”。5月18日,2023年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杭州召開,首次頒發了“浙江制造天工鼎”。紹興市(全省第4)以及上虞區(全省第7)、新昌縣(全省第8)、越城區(全省第14)成功奪鼎,被授予“浙江制造天工鼎”。“浙江制造天工鼎”是繼大禹鼎、平安鼎、創新鼎之后,又一個以省委、省政府名義頒發的鼎類獎項,也是浙江省制造業領域的最高榮譽。
2.新昌入選 2022 年度全省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考核激勵名單。2023年5月,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浙江省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考核評價結果,我縣位列全市第一,列入省考核激勵名單,獲150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
3.新昌入選2023年度浙江省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財政專項激勵試點。2023年2月,省經信廳公布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財政專項激勵試點縣(市、區)名單,新昌成功入選,獲省財政資金獎勵500萬元。
4.數字經濟的新昌探索獲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2023年3月,《數字經濟的新昌探索——對新昌16家上市企業的蹲點調研》獲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
5.《企業為魂 ?數字為基 ?奮力開創新提質新格局——新昌數字經濟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特色之路》入選省委組織部第二批實施三個“一號工程”典型案例。
6.29家企業入選2023年度省第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入選數量居全市第一)。2023年5月4日,紹興市經信局公示了2023年度第一批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全市共有94家企業入圍,其中新昌29家,認定數量居全市第一。
二、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1.主要指標穩中有進。1-5月,實現工業增加值82.2億元,同比增長7.0%,累計增速較4月份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工業增加值16.4?億元,同比增長10.7%,全市第三,名次較4月份提高三名;1-5月,累計完成工業投資18億元,累計增長0.8%,增速全市第四;累計完成制造業投資17.2億元,累計增長9.02%,增速全市第四;完成技改投資7.85億元,同比下降1.2%,增速全市排名第四。
2.主導行業分化嚴重。我縣三大主導產業呈現“兩升一降”態勢,其中9個細分行業增速“五升四降”。1-5月份,我縣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實現產值139.46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制冷設備行業、精密軸承制造行業、精密機床行業、智能紡機行業同比增速分別為7.0%、0.6%、15.8%、-9.0%;我縣生命健康產業實現產值101.19億元,同比下降1.2%,其中生物醫藥行業、醫療機械行業、現代紡織行業、智能家居行業增速分別為-2.0%、-11.3%、-7.6%、7.7%。以萬豐為龍頭的汽車零部件(大交通)行業實現產值42.77億元,同比增長8.5%。
3.企業經營效益良好。1-5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252.68億元,同比下降5.1%;但利稅總額、利潤總額增長明顯,其中利稅總額44.06億元,同比增長19.5%;利潤總額38.01億元,同比增長22.4%。銷售利潤率達到15.04%,比去年同期(11.67%)增長3.4個百分點。1-5月,我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4.95億元,同比增長7.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54.65%,全市第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73.96億元,同比增長6.3%,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89.92%,全市第一。
三、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1.深入推進集群聚合,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緊盯全省先進制造業集群賽道,對標浙江省“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紹興市“雙十雙百”培育行動要求,制定出臺《新昌縣“39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實施方案(2022-2026年)》,做強做優高端智能裝備產業群,鞏固提升生命健康產業群,發展壯大汽車零部件(大交通)產業群,重點聚焦動力電池、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領域,培育一批成長性好的新興產業,構建起完整的“39X”先進制造業集群體系。新昌縣精密滾動軸承產業已申報國家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2.創新迭代數字經濟,加快數字驅動升級。制定《新昌縣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實施方案》,有序推動數字經濟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工作獲得五星評價(全市僅2個)。實施“四+行動”,推進中小企業深度數字化改造模式創新,分層分類實施企業數字化改造,已推進50余家配套企業接入數字化協同改造平臺系統。新昌入選2023年度浙江省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財政專項激勵試點,數字經濟的相關做法獲省委兩位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數字化改造評估水平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十。迭代升級軸承產業大腦,完善行業數字倉及主題庫建設,提高數據價值化能力,做深做實實現有的10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企業數字化改造梯隊式培育,推薦上報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培育項目9個,未來工廠培育企業1家。已列入市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7個。積極爭創省級軸承產品主數據標準建設GPMS省級試點。
3.實施項目攻堅行動,蓄勢新興發展動能。建立《重點工業項目一局長一項目聯系責任制》,緊盯項目進度,重點協調指導做好重大產業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全縣億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40個,10億元以上項目12個,50億元以上項目2個。其中續建項目24個,新建項目16個,本年計劃投資38.4億元,1-5月已完成投資17.08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44.5%。重大項目全力跑,三化項目全面推進,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95%。一期項目6月底前全部投產,年產750萬套先進換熱器建設項目預計10月試生產,實現當年落地、當年開工,當年投產;開工項目加速拼,16個當年計劃開工項目,已開工15個,開工率93.8%,跑出新速度。尚未開工的朗迪,已上報農轉用,土地交付、土方清運和場地施工加速推進中;投產項目努力沖,16個計劃投產項目,目前8個項目實現投產或部分投產,其中,斯凱孚三期項目預計11月投產,一至三期項目進入全面投產倒計時,預計達產后,年產值預計達到25億元以上。同時,五洲等技改項目陸續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4.聚焦企業培優育強,打造優質主體梯隊。一方面抓好“小升規”培育。篩選50家企業建立“小升規”后備企業培育庫,明確逐月升規梯隊安排,編訂《升規企業需知》,召開月度升規研商會,逐家進行指導,目前已有4家企業升規入統。另一方面抓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圍繞“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原則,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開展專精特新專場培訓2場,通過線上+線下,輔導+預審,提示+模板的方式,組織開展創新型中小企業、專業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申報評審,上半年新昌縣67家企業申報創新型中小企業;29家企業被認定為浙江省2023年第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數量居全市第一;6家企業成功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選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扎實推進全域治理,有效盤活工業用地。開展低效企業摸排,梳理用地清單,持續推進低效工業用地騰退工作,今年累計回購工業企業用地298.58畝,回租廠房8130.66平方米,落地九曜、安徽慕賽等招商項目11個,積極推進中亞地塊、佳藝地塊承租企業騰退工作。進一步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持續做好規上工業企業和用地3畝以上規下工業企業績效綜合評價工作。1-4月,實現規上工業畝均稅收11.4萬元/畝,位列全市第1;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56.7萬元/畝,位列全市第1。抓好高耗低效企業整治,整治低效企業17家。新昌獲得2022年度全省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考核評價激勵名單,獲150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上半年上報省級綠色低碳企業1家,市級綠色低碳企業13家。
四、下半年工作重點
接下來,縣經信局將錨定全年目標任務,繼續保持拼的狀態、爭的意識、鼓足干事勁頭,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穩定增長,為全縣沖刺“半年紅”決勝“全年紅”提供經信支撐。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經濟運行穩增長行動。緊盯關鍵領域,密切關注主導產業、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進一步指導企業加快產能釋放。緊盯關鍵指標,加大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密切關注增加值貢獻大、用電量體量大的重點監管企業,加強水、電、氣等先行指標的動態監測。緊盯關鍵增量,充分發揮新升規企業的穩定增長和重點制造業項目的入庫支撐作用,全力推進工業產值、工業投資等數據應統盡統。
二是抓好數實融合提效能行動。強力推進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分層分類開展“N+”“龍頭引領+”“平臺賦能+”“人才基地+”數字化改造,力爭打造市級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等20家以上。重點實施“龍頭引領+配套跟進”的鏈式數字化改造,爭取100家以上企業接入龍頭企業協同數字化改造平臺,規上企業數字改造覆蓋率達到85%以上。加快迭代升級軸承產業大腦及推廣應用,推廣5G智能檢測等場景;完善行業數據倉及主題庫建設,提高數據價值化能力,積極爭創CPMS(產品主數據標準)省級試點。力爭新增5家以上數字經濟核心企業納統上規,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8%以上,推動以數字經濟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三是抓好梯隊培育強主體行動。圍繞“4321”行動打造先進制造業強縣目標,實施企業規模和質量雙倍增行動,大力推進雄鷹、頭雁、云雀、新星“四企”培育,遴選發布2023-2024年度“云雀計劃”“新星工程”培育企業,對納入培育的企業在廠房租賃、新增工業用地、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鼓勵企業擴大規模,系統性提前跟蹤做好招商投產企業的月度升規指導服務,爭取全年新增規上企業30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20家,10億元企業2家。
四是抓好項目建設促投資行動。以省市縣重點工業項目為引領,實行一局長一項目聯系制,按周匯報、月通報、季約談,年評價,重點推進三花、新和成、可明生物、SKF三期等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動態跟蹤管理億元以上項目庫,完善新建、續建、投產、謀劃招引四類細分項目清單,推進三花、新和成、可明生物、SKF等重大工業項目分級管理,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產。力爭全年制造業投資達到65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0%以上。
五是抓好騰籠換鳥蓄動能行動。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迭代升級畝均評價方法,完成規上工業企業和用地面積在3畝(含)以上的規下工業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積極推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狠抓存量土地盤活,重點對農業園、文源等占地100畝以上連片低效(閑置)工業用地開展集中整治,力爭三季度完成回購低效用地400畝以上,全年完成500畝以上。對回購回租的工業地塊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嚴把項目準入關,確保騰出用地用于高成長、高產出企業用地,做好“騰籠換鳥”后半篇文章,推動我縣“39X”產業集群發展。積極做好省級清潔生產企業創建工作,爭取1家企業成功申報國家綠色低面企業。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