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05 08:46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城南鄉
一、上半年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城南鄉結合縣委“14361”戰略,緊緊圍繞“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地”戰略目標,深入實施“五力五爭先”行動,以“五張清單”為工作主抓手,不斷強化“爭”的意識,持續保持“拼”的狀態,全面激發“干”的勁頭,凝心聚力抓好各項工作,經濟社會整體呈現出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壯大實體,轉型升級,綜合實力穩中有進。全力克服年初新冠“首陽”影響,全鄉經濟呈現發展“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1-6月規上工業產值8303萬元,工業增加值2239萬元,均同比增長0.4%。完成民間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045萬元。餐飲業復蘇明顯,實現營收同比增速達45.1%。
二是奮力攻堅,補齊短板,資源要素保障有力。控違拆違推進有力,2023年上級下達的3500平方拆違目標任務,截至6月底已發放違建通知15起,拆違961.42平方米,拆后利用率達100%,取得了階段性實效。
三是統籌推進,全面整治,城鄉發展更趨融合。對照“去鄉村化”的要求,按照3個“整”的思路抓集鎮建設。抓整體,由浙大城市學院規劃研究院對集鎮、十里潛溪片開展統一規劃設計,主動配合服務好東門如城發展的同時共享部分基礎配套設施。3月份已拆除新昌南道口邊房屋11幢4650平方米。美麗鄉村建設有序推進。推動文明鄉鎮建設。結合最清潔集鎮創建和集鎮“五比競賽”,持續推進垃圾分類、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今年以來開展3次人居環境大整治行動,對17個行政村房前屋后亂堆亂放現象進行整改,獲市級、省級媒體信息宣傳11篇。
四是關注民生,強基固本,民生事業均衡發展。不斷完善交通格局,推進三大交通主線建設,姚宮至后山提升改造工程,投資新胡線(俞家央至瑯珂段)改建工程,官塘頭至荷花塘三級公路已動工建設,構建內暢外聯的交通格局。同時緊扣全域旅游,通過投資建設約7.1公里的外白巖至韓妃道路和投資建設2.43公里的韓妃沙灘至白毛坑道路兩條道路建設,構建連接下巖貝、天姥山的“快進慢游”的通景公路網絡,共享旅游經濟的紅利。加快水利建設,除今年10座病險山塘綜合整治工程整體形象達90%以上外,今年新建19個水利工程(包括山塘清淤13個,應急工程3個,河道整治工程3個),全部已進入施工階段,其中山塘清淤已完工8個,應急工程3個全部完工;加大農村農飲水提升力度,提升改造12座供水站,積極對接沿新胡線城鎮供水工程(一期)落地,推進沿新胡線村落自來水戶改,有力推進農村飲水水費收繳數字化試點工作,其中下洲農飲水戶改后用水量下降超70%。打造“一老一小”場景。利用原鄉中心幼兒園約1220平方的地塊,投資建設城南鄉長者健康活動之家和幼兒照護驛站,目前已完成設計、評審,預計10月底前完成建設。
五是真抓實干,多措并舉,共富事業蹄疾步穩。今年全鄉消薄總任務為所有村經營性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其中2個村分別達到100萬元、80萬元,截至目前17個行政村全部完成任務。3月份開展了2期村兩委干部進高?!班l村治理骨干培訓班”活動,實現全鄉17個行政村103位兩委干部鄉村治理能力提升全覆蓋。發展楊家山初見花田,任家、前進映山紅節等鄉村旅游活動,受到縣內外游客的青睞,累計吸引游客超2.3萬人次,單日最多人流量超過3000人。因地制宜挖掘各村資源,依托城南鄉初見花田、天姥炒貨廠、新明蔬菜基地等11個農特產品產銷基地,開發玫瑰純露、小京生、腌蘿卜菜、紫山藥、潛溪坑魚、茶葉等10個城南鄉農特產品,打造“鄉味城南”品牌,形成“十里香、百味鮮、千葉純”三大系列,進一步推動農特產業發展。
六是深化改革,聚力創新,特色工作呈現亮點。強化數字賦能,積極推進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以“浙里興村治社”場景應用為抓手,通過“記工分·曬工分”模式,推動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今年以來共通過系統下派事項170項,質效率100%。提質“鄉理鄉親” 下沉公共服務,“硬件”方面,推動基礎設施改造升級。以楊家山村、姚宮村“鄉理鄉親”工作室為試點,開展“鄉理鄉親”工作室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其中楊家山村在原先23平米的理發室改造基礎上,新建村級醫療巡回點、調解室、集市服務等功能區,建成總面積達577平方米的多功能服務集市場所,已于5月13日“開市”。“軟件”方面,實現服務功能不斷完善。聚焦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定時定點開展“1+1+X”服務,即以黨建引領服務集市為基礎,延伸設置醫療咨詢、傳統修理修補、移動便民商店等“X”項功能服務,今年來已開展服務153次,覆蓋17個村57個服務點5500余人次,村級覆蓋率達100%。“品牌”方面,擦亮鄉里鄉親黨建名片。擬定《推動“鄉理鄉親”服務集市提檔升級實現五“理”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聚焦黨建引領、消薄提低、崇德向善、服務下沉、共治共享等五個方面,通過做深做足“五理”文章,加快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向深入推進,為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地注入新活力。
七是攻堅克難,常抓不懈,社會大局平安穩定。守住安全生產紅線。以節前安全生產檢查為重點,“專項+常態”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按照整治工作方案,累計檢查經營單位344家次,發現各類安全生產、消防隱患559條。開展房屋隱患排查。上半年共組織4批次對17個行政村開展房屋隱患排查,摸排危舊房8戶、經營性自建房129戶、自建房安全隱患摸排3750戶,并完成整改工作。開展山塘水庫汛前整治。今年全鄉有西弄、千銀坑等10座病險山塘綜合整治工程,截至目前整體形象進度已超過60%;結合病險山塘綜合整治工程有13個山塘列入清淤工程,現已全部開始清淤,其中高山、上寧2個山塘的清淤已完成。強化矛盾調處和信訪化解。依托鄉矛盾調解中心和各村“鄉理鄉親”服務集市等平臺,努力實現人民群眾解決矛盾“少跑地”。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矛盾糾紛排查12次,調解糾紛192起,調處率100%,化解率100%,避免矛盾糾紛激化擴大。做實信訪工作,今年來共受理信訪件263件,辦結率、回訪率100%,做好重點人員穩控工作,同時全力開展信訪積案化解工作,已化解市級積案2件。
二、下半年工作目標
下半年,按照鄉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要求,對照“五張清單”,以“拼”的狀態、“爭”的意識和“干”的勁頭,抓好重點工作的突破和常規工作的落實,維護鄉域經濟發展和穩定大局。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推動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加快項目招商,擴大有效投資,確保茶博園二期、新明實業蔬菜基地、西山居等新鄉賢回歸項目順利推進。保障澄儒線順利施工,繼續做好天荷公路、白毛坑-沙灘道路建設等工程,提升改造農村公路6公里以上,進一步完善交通網絡。加強水利建設,持續跟進完成10座山塘整治及瑯珂村丁家塢村污水終端提升,實施姚宮、秦高等8個供水站提升工程,推進新民江延伸段河道建設,實實在在惠民生、聚民心。
(二)推動共同富裕落地見效。聚焦“消薄、提低”,繼續做好勞動力轉移培訓、民政救助、低收入農戶奔小康等民生事業,尤其是做好集體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的增收致富工作。深入落實“一村一策”,在“盤活閑置資源、挖掘儲備項目”上下功夫,加快推動低效林流轉、共富基地建設等舉措落實落地。
(三)推動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聚力集鎮建設,拓寬集鎮空間,基于新民區塊的整體開發,讓人口更多地往集鎮及周圍一帶流動,擴大城南、新民間的“同城效應”,做優區域經濟發展平臺。聚力鄉村發展,落實生態大搬遷,一方面做好去年搬遷自然村60戶103套的安置工作。同時,做好“鄉理鄉親”服務集市提質文章,促進“五理”協同發展,以“五理”引領農村建設發展,有效補齊鄉村治理現代化的短板。
(四)推動社會治理和諧穩定。把社會穩定和民生改善擺在突出位置,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糾紛,發揮鄉矛調中心、人大代表聯絡室等平臺的作用,從源頭預防和治理。抓實信訪維穩工作,在源頭預防的基礎上,堅持初信初訪化解和信訪積案化解雙管齊下,全力護航亞運會等重大節會的勝利召開。深化平安創建,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地質災害風險隱患、危舊房、山塘水庫等各類大檢查大整治,做好汛前準備工作和應急演練,確保安全度汛。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