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05 14:33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文旅局
2023年,是新昌打造全省文旅融合樣板地的關鍵之年,更是新昌文化旅游提品質、打品牌、出成效的重要之年。我們將繼續以“十四五”規劃為引領,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一個目標、兩大抓手、三大原則、四大保障”,切實推動新昌文旅高質量發展。
一、圍繞一個目標
以“十四五”規劃為引領,堅持高質量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圍繞“唐詩文化之城”這一目標,重點打造“文旅融合樣板地”,持續深化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深入推進“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研學康養幸福地”建設,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力爭全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同比增長12%,限上住宿業營業額增速確保全市排名前三,文旅產業穩進提質行動保持全省前30名。
二、握緊兩大抓手
1.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
(1)?抓微改造、精提升行動。持續推進旅游業“微改造、精提升”行動試點工作,項目100個以上,提升旅游業品質,促進旅游業基礎提升、服務提質,保持全省前30名。綜合統籌各方力量,加快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標桿示范縣創建、未來鄉村建設、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動(未來社區建設)。
(2)?抓三百工程。深入推進鄉村旅游項目建設。繼續推進精品村項目建設,注重景區村莊提質升級,強調建后運維管理。研究出臺《“三百三生二十變”助推新昌縣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三百三生二十變”來全面提升新昌全域旅游品質,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促進民宿農家樂行業規范管理,開展民宿農家樂業務培訓,發展等級民宿2家。推進景區村莊市場化運營,積極招引運營團隊1個,激發鄉旅活力。
(3)?抓五百五千。高標準深化“百縣千碗”,高品質建設“百縣千宿”,高品位推進“百縣千禮”,高水平推動“百縣千億”,高起點打造“百縣千集”。加強組織協調,健全評價激勵,堅持模式創新,注重總結推介,在文旅領域培育“微品牌”、拓展“產業鏈”、撬動“大消費”,以項目化思維高效閉環推進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
(4)?抓招商推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好已落地招商項目的建設進度,積極拓展市場,在原有一級市場的基礎上,打通二級市場,走進高鐵沿線地區福建、廣州、安徽、江蘇、上海、北京等地,宣傳推廣新昌文旅資源,不失時機捕捉招商機遇。結合“唐詩文化之城”建設,力爭明年完成招商引資10億元,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個,5億元以上項目1個。
(5)?抓市場推介。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圍繞“行走唐詩路·尋夢天姥山”打造“研學勝地·康養福地”,組織文旅企業走進重點城市推廣宣傳,重點鞏固拓展省市職工療休養市場。優化療休養產品,針對不同地域及行業屬性的療休養對象,全力打造環境、設施、服務一流的療休養主要目的地。完成縣外療休養收入1000萬元。
2.唐詩之路精華地建設
(1)?加強學術研究。舉辦浙東唐詩之路研討活動,推動《唐詩之路研究叢書》第二輯出版。培養唐詩之路研究領軍人物,確保研究的長效性、延續性。推出唐詩之路研學游線路并推廣。
(2)?加強保護行動。在做好常態化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上,繼續實施文物安全三年行動計劃和名人故居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潘念之故居復建。加強文物安全保障工作,開展文物安全巡查和監督管理,完成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視頻監控系統的安裝。
(3)?加強開發利用。加快文化標識建設,申報成為浙江文化標識建設創新培育項目。修訂完善新昌縣民辦博物館扶持辦,新增博物館3家。進一步開發李夢白IP系列文創產品。推進省民生實事項目建設,新增城市書房2家以上、文化驛站2家以上、“十五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180個。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擴大唐詩之路影響力。
(4)?加強宣傳推廣。主動走出去,加強學習交流。提升完善“詩路芳菲”演藝節目,推進重要節點巡演。開展第四季“詩路小夢白”文旅志愿者大賽等唐詩之路相關活動。深化“百縣千碗”、天姥唐詩宴,繼續研發菜系,加大推廣力度,打造百縣千碗省市級體驗店、示范店1家以上,省級1家。加大講解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打響“詩意新昌”文旅品牌。
三、堅持三大原則
1.共同富裕。持續推進“文化+”“旅游+”戰略,將“三百工程”迭代升級為“三生工程”,助力鄉村振興,有效推進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和社會共建共享,在打造科技創新支撐共同富裕的全國示范、建設宜居宜業宜人的高品質現代化城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美好社會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2.高質量發展。重點圍繞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提升5A級景區城品質,加快爭創“有主題、有形象、有產品、有市場”的“四有”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全力打造研學康養幸福地、唐詩之路精華地、文旅融合樣板地。
3.數字賦能。加強數字文化建設,做好“浙江智慧文化云”系統相關場館及活動信息填報,推動新昌文化駕駛艙數據集成。加強“浙里文化圈”推廣應用,提高文化圈服務效能指數。制定唐詩之路博物館數字化展陳設計方案,實現唐詩之路博物館數字化提升。全力推動我縣公共文化服務、文藝作品、文旅場館、文物保護、場景應用等數字化改革多出成果。
四、加強四大保障
1.?黨建引領隊伍。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正確方向,推動文旅事業邁上新臺階。強化內部管理,完善內控機制,嚴格落實局機關內部機制的執行和運用,深化清廉文旅建設,落實廉政風險防范舉措,持續推進正風肅紀。強化文旅行業黨的隊伍建設,培訓打造一批金牌導游,切實做到“兩個維護”,提升黨員干部擔當意識和干事熱情。
2.?安全保障發展。提高政治站位,壓實責任,做實做細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做好節假日和重要時段的安全檢查和整改工作。開展旅行社、娛樂場所、公共視聽載體、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等安全專項檢查行動。進一步加強文旅場所和文旅行業重點人員摸排管控,嚴守重點場所“小門”,強化應急能力儲備和隊伍培訓,全面提升精準防控能力,毫不松懈,持續保持我縣疫情防控良好態勢。
3.?監管規范市場。加強文化旅游市場安全生產常態化管理,加強文旅重點領域監管,提高文旅執法水平。做好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工作。推動機構入駐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加強資金監管。
4.?機制促進融合。建立健全文旅協調機制,統籌文旅局、旅游集團、天姥山發展中心的力量,充分發揮“三駕馬車”拉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理順文旅行政執法機制,配合落實“大綜合一體化改革”,推進部門聯合聯動機制。持續深化調腔劇團機制改革,激發國有文藝院團內生動力。推動國有旅游企業體制機制改革,業務持續經營、產品創新升級、服務質量提升等。建立健全度假區管理機制,以“統”為綱領,實行“一體化”管理,推動度假區高質量發展。
新昌縣文化廣電旅游局
2022年11月9日
?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