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05 11:49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衛生健康局
今年以來,新昌縣衛健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改革攻堅,既守住了主陣地,推動我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又開辟了新賽道,努力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助力。連續5年榮獲健康浙江考核優秀,獲得2022年度全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評價第3名,普惠托育省級試點順利推進,七優享“幼有善育”第二季度綜合排名全省第2名,“職業健康管家”服務成功入選2023年全省第二批營商環境“微改革”項目清單,醫療廢物全鏈條監管體系建設獲得李巖益副省長批示肯定并向全省印發推廣,移動醫院作為“鄉理鄉親”整體品牌迭代升級的主要內容獲得市委溫書記批示肯定。
一、特色亮點
1.健康新昌建設邁上新臺階。扎實推進健康浙江建設和省級健康縣創建,順利完成2022年度健康浙江考核,并在3月接受省級現場復核,取得全省第16、全市第3的較好成績,國家衛生縣城順利通過專家暗訪,健康場所數量、相關核心指標均已達到考核要求。進一步擦亮“健評”金名片,出臺健評工作實施方案和公共政策審查制度,推動健康影響評價進政府決策。國家健康教育中心專家調研組再次專題赴我縣調研“健評”工作,并給予高度評價。
2.公立醫院改革取得新突破。以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為抓手,建強縣級公立醫院龍頭。全力推進人民醫院和婦保院建設,啟動第七人民醫院建設,均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目標。在2022年度“省考”中,我縣6個重點指標均取得滿分,取得了全省排名第3的歷史最好成績。縣中醫院圓滿通過省三甲中醫醫院評審并已通過公示,獲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授牌,我縣成為全市首個2家公立醫院均通過胸痛中心國家級認證的縣市,也是全市首個2家公立醫院均能實施心血管介入手術的縣市。婦幼保健院取得2022年度績效考核“A”等級,位列全省二級婦幼保健機構第15位,排名上升21位。
3.基層醫療服務創塑新載體。以“鄉理鄉親”服務平臺為抓手,整合激活現有資源,改造14輛體檢車和服務車,創新開展移動醫院巡回診療服務,將優質醫療“快遞”配送到家。“移動醫院”分類制定大小兩個“套餐”,開展全科、中醫、內科門診,提供心電圖、B超、放射、血常規等檢查。目前移動醫院已經在全縣范圍啟動推廣,累計開展服務240次,派出醫務人員和后勤保障人員共1043人次,累計服務群眾10865人次。移動醫院作為“鄉理鄉親”迭代升級的主要內容,其整體品牌獲得市委溫書記“做法很好,是推進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可在全市山區鄉村推廣”的肯定批示。
4.普惠托育試點收獲新成效。印發《新昌縣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務試點實施方案》《新昌縣普惠性托育機構收費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通過普惠政策補助,降低托育機構收費,減輕群眾養育成本。目前,4家公辦機構最低收費為每人每月1570元,民辦托育機構最高降費每人每月860元,全縣平均降幅達每人每月350元。截至目前,全縣已登記備案托育機構(驛站)44家,總托位1801個,每千人口嬰幼兒托位數達4.41個,普惠托位占比93%;在半年度七優享“幼有善育”全省90個縣市中,新昌排名第二名,《多方參與 多元供給 打造“幼有善育”縣域標桿》入選紹興市公共服務“七優享”第一批標志性成果案例,順利通過省級評估組對我縣試點工作的評估驗收。
5.“健康管家”助企注入新活力。積極響應省委“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將“健康”融入助企服務,在全省率先推行職業健康“服務管家”模式并被列為全省試點。截至目前,全縣共有700余家企業與服務管家簽約,有職業病風險的小微企業覆蓋率達98%,企業雙隨機處罰比例下降27%,職業體檢人數提高21%。全省現場會在新昌召開,杭州、衢州、麗水、重慶等省內外多地來新調研學習,并得到國家衛健委職業健康司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職業健康管家”服務成功入圍2023年全省第二批營商環境“微改革”項目清單,為紹興唯一入圍項目,也是全省兩批81個營商環境微改革項目中衛生系統唯一項目。
6.基層醫廢處置提供新思路。創新探索醫療廢物全鏈條監管整體解決方案,建立縣鎮村三級醫廢收集處置網絡,覆蓋全域2家縣級公立醫院、6家民營醫院、12家基層衛生院以及240家基層站點,打通了醫廢監管最后一公里。《健康報》頭版和《科技日報》相繼大篇幅詳細報道了我縣醫廢處置工作。李巖益副省長在《浙江政務信息》(專報)上作出“新昌縣基層醫療廢物處置探索體系化推進、數字化管理,值得總結推廣”的肯定批示,《浙江政務信息》(工作交流)第10期向全省印發推廣。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黨建引領,建強衛健鐵軍。深化“健康先鋒”黨建品牌建設,制訂下發《2023年新昌縣衛健系統黨建工作思路》。扎實抓好主題教育,組織開展百人大走訪,舉辦百場義診、百場健康講座“三百行動”,截至9月底,累計開展基層調研走訪110次,上街下鄉進村義診活動124次,“你點我講”菜單式講座109場次。縱深推進清廉醫院建設,聚焦“關鍵少數”和“關鍵崗位”,嚴肅開展全縣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創新招聘方式,采用網絡報名、網絡面試等方式開展高層次人才招聘,2023年共計招錄人才75名,其中博士人才取得“零的突破”。組織開展衛健系統干部“鑄魂賦能”行動,對37名衛健系統新提任干部和局本級90年年輕干部進行多層次培訓,幫助新提任干部盡快熟悉管理業務,提升管理水平。舉辦第六屆“中國醫師節”慶祝活動,進一步提升衛健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
2.立足本位,辦好民生實事。聚焦省市縣三級民生實事,提前完成各項民生實事項目。在普惠托育方面,完成新昌托育中心珺悅園和南明園建設,新增托位240個,完成10家公辦托育機構(驛站)建設,完成8家托育機構等級評定。在健康惠民服務方面,完成12個鄉鎮街道衛生院慢病一體化門診建設、6家村衛生室新改擴建、6家智慧化村衛生室建設和3個鄉鎮急救站點建設。完成結直腸癌篩查16697例,完成率為251.46%,排名全市第1,流感、肺炎疫苗免費接種已完成100%。
3.加快進度,推進項目建設。根據2023年縣政府下達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制訂5個政府投資實施項目月度推進計劃,明確各項目月度形象進度工作目標和具體工作任務。截至9月底,新昌縣人民醫院遷建工程精裝修整體進度完成25%,已完成項目整體形象進度的78%;婦保院建設項目基礎完成40%,已完成項目整體形象進度的14%;第七人民醫院建設完成場地平整和施工用電通電,已完成項目整體形象進度的12%。
4.全力提升,筑牢基層網底。持續深化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推動醫療業務用房、醫療設備、衛生信息化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滿足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需求。深入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目前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基本標準”,南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澄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儒岙鎮衛生院、沃洲鎮衛生院4家單位已達到“推薦標準”,今年七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爭創“推薦標準”,南明、澄潭兩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爭創社區醫院。推進全縣參保居民免費體檢工作,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把體檢點位設到老百姓家門口,提高體檢率,提升群眾獲得感。截至9月底累計完成當年度參保城鄉居民體檢121410人,年度任務數完成率131.96%。
5.醫養結合,做優助老服務。積極開展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和全國醫養結合示范機構的創建,5月份醫養結合示范項目接受省級專家組現場復核,排名全省前六。開展安寧療護工作,縣中醫院安寧療護中心建成投運,澄潭、南明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獨立設置了安寧療護病房。累計服務病人50多人次。推進老年病學科建設,全縣二級以上醫院老年醫學科建成比例達100%,全縣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醫療機構康復護理床位數達4.8張。在縣級醫院專門設置“助老就醫辦公室”,通過政府主導、購買第三方服務的形式,為縣內特殊、高齡、失能等群體提供送醫、陪醫服務。積極創建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金山村順利通過省級審核,已被推薦上報參加全國評選。
6.聯防聯控,落實疾控應急。履行重大疾病聯防聯控牽頭部門職責,完善部門間聯防聯控機制,加強與教體、公安、民政、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和殘聯等部門協作,抓好新冠病毒感染、猴痘、H7N9流感、登革熱、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布病和嚴重精神障礙等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截至9月底,全縣累計接報處置20起傳染病疫情或事件,參與應急處置人次達180余人,所有疫情/事件均及時得到有效處置,原因調查明確,處置及時率和原因查明率均為100%。
7.加強服務,助力人口均衡。加強人口數據監測管理,完善以按月采集、辦事采集、服務采集、多渠道信息共享核對為主的人口信息動態采集機制。加強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建設,相繼完成大佛寺景區、澄潭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兩個母嬰室三星級建設,截至目前,在全縣各大交通樞紐中心、景區、醫院、商場、公園等共建設提升24家公共場所標準化母嬰室,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11家,三星11家,母嬰室已實現星級全覆蓋。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