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26 09:12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文旅局
今年以來,縣文廣旅游局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縣文廣旅游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文商旅促融合”,著力在促投資、強產業、樹品牌、優服務、惠民生上下功夫,擦亮“一地三王國”品牌,奮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實現新成效,共計獲得各級榮譽28項,其中省級以上榮譽13項。1-10月,全縣共計接待游客476萬人次,接待過夜游212.53萬人次,同比增長15.23%。
一、2024年工作總結
(一)“強”黨建引領樹牢“為民”初心。推深做實黨紀學習教育,落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第一議題”制度,通過支部集中、周一夜學、學習強國等載體,組織黨員干部原原本本學《條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從嚴從實管黨治黨,認真履行黨委主體責任,強化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鞏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前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黨紀學習教育、宣傳思想、文化旅游等重要論述和重要講話精神。完成直屬機關黨委和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下屬單位黨支部換屆選舉工作,做好省級巡視巡檢配合工作、意識形態整改工作。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出臺《新昌縣文化廣電旅游局2024年機關干部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完善出入境管理、干部選拔任用等制度。堅持將黨建融入旅游、非遺、公共服務、執法等業務,做深服務惠民文章,打造天姥客黨建品牌,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名黨員入選市優秀共產黨員。
(二)“創”文旅品牌踐行“利民”初衷。堅持以“一地三王國”為引領,有效整合文旅、商務、城投等資源,持續豐富活動供給,組織“請進來·走出去”活動共18場,榮獲第二屆文旅產業發展大會“2024旅游目的地”稱號。前三季度,三大核心景區、兩大主題片區接待游客492.28萬人次,同比增長32.16%。探索創新“新媒體+文旅”的宣傳新模式,持續加大創新線上媒體營銷力,依托“新昌文旅”抖音和視頻號共發布文旅短視頻251條,總播放量超450萬次,“新昌文旅”抖音粉絲超4.2萬,在浙江文旅發布的#紹興浙里有座唐詩之路博物館#話題閱讀量達到8200W+次,登上浙江省熱榜第4位,新昌文旅美譽度、知名度明顯提升。堅持以文旅融合為突破口,深化打造“浙東天姥·唐詩宴”,全縣新增“味美浙江·百縣千碗”省級美食體驗店4家,市級美食體驗店3家,“百縣千碗”建設成績斐然。
(三)“興”文旅產業釋放“富民”動能。積極響應“掛單奔中”行動,探索“1+X”的鄉村運營共富機制,以“1”個鄉村主體+多個運營主體,集聚發展,產生聚變效應,1-10月新增民宿57家、床位716張。下巖貝·金山上與十九峰景區“片區化抱團”運營,今年十一接待游客5.28萬人次,同比增長28.61%,片區經營性收入達到300萬元。雅莊村建立民宿統一運營平臺,帶動村集體增收60余萬元、村民增收200余萬元。開展招商合作洽談,1-10月簽約千萬元以上文旅項目12個。馬放瀾山、桂竹居、怡居等民宿順利通過省市實地驗收。推進文旅融合相關基地創建工作,達利絲綢成功創建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前三季度達利絲綢實現營收10.3億元,同比增長11.47%。
(四)“優”文旅服務拉近“便民”距離。結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力推全民藝術普及工作,及時推出“喜迎國慶·藝動新昌”2024新昌縣全民文化月系列活動,組織開展“我和我的祖國”——2024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文藝晚會暨新昌縣全民文化大比拼(村CA)展演、群眾戲劇節等各類文藝演出30多場,惠及群眾50萬以上,營造全域文化繁榮景象。聚焦讀者多元化、個性化的閱讀需求,持續推進書房建設,完成省級2024年度30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2個城市書房、1個文化驛站、6個館外流通點建設任務,累計開展各類閱讀分享活動723場次,服務讀者近30萬人次。創新打造“市民夜校”,推出公益培訓班次26個,傾情點亮公共文化服務新“夜”態。
(五)是“強”文旅監督夯實“安民”防線。深入推進旅游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組織開展全縣規模培訓演練5次,檢查場所884家次,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整改一處、教育一片,問題隱患閉環整改率100%,獲得紹興市廣播電視安全保障工作考核優秀單位稱號,縣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隊獲評浙江省文化市場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優勝單位。依托“護苗”“清朗”“清源”等“掃黃打非”專項行動,配以娛樂場所專項整治、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專項檢查、旅行社專項整治等專項整治行動,有力保障“一老一小”合法權益。前三季度縣旅游安全專業委員會被市旅安委評為A類。秉承保護文物、弘揚新昌優秀地域文化的初心,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縣博物館榮獲省級榮譽3項,市級榮譽4項,成功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縣文廣旅游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對標縣委十五屆七次全會目標要求,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以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為抓手,加快打造千萬級旅游強縣、長三角微度假首選地,以文旅領域改革“排頭兵”、文旅產業發展“先行者”的姿態,為奮力譜寫“小縣六大”新篇章,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實踐作出文旅貢獻。
一是黨建統領激發干事之力。以“一般不過夜、最多過一夜”的作風與擔當,進一步提升干部隊伍執行力。開展“文旅生力軍”科室長業務季度擂臺賽,抓實“天姥客”旅游服務品牌、“天姥文盾 執法先鋒”執法品牌、“文旅奮進 青力青為”年輕干部品牌等品牌建設,進一步提升“文旅青年說”青年講解員隊伍,積極組織旅行社、酒店等參與志愿介紹宣傳,講好新昌故事,探索“點單式”宣講服務模式,打通普法宣傳的“最后一公里”。持續加強作風建設,以“五張清單”為基礎,責任細化到人,落實督辦機制,構建抓人促事工作閉環,讓干部動起來、跑起來。
二是擴大優勢爭創亮點試點。以“詩路文化”創新性轉化為路徑,推進國家級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創建工作。推動唐詩之路展落地,并做好文創產品的開發和制作、展覽配套書籍的出版,聯合旅行社推廣“東南眉目 詩耀大唐——唐詩之路研學線路”,擴大展覽的服務面,拉動展覽經濟。打造文物主題詩路游線,篩選一批保存較好、價值較高的文物資源,通過考證研究、原貌還原及點位串聯,實現“踏遍青山尋古跡,觀景路上品文物”。探索文化文物單位文創開發收入分配機制改革,與國企合作深化“李夢白”文創,與體育賽事聯動,開發“李夢白”系列體旅融合文創。
三是服務升級補足短板弱項。成立酒店聯盟,實現抱團發展。團結凝聚全縣賓館、酒店的經營戶,對住宿行業整體摸排,以星級飯店、攜程鉆級標準為依據,將各類住宿業態進行分級,并按級別制定基準價,由市監局、文旅局和聯盟共同進行價格監管,有效控制酒店賓館在節假日期間漲價不超過50%,重大活動期間不漲價,淡季提供優惠價。引導酒店差異化發展,鼓勵酒店引進演藝、非遺、土特產、文創商品等特色資源,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舉辦線下學習活動,組織走進萬怡、安嵐等頭部酒店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服務理念。搭建溝通交流平臺,鼓勵聯盟成員在重大節假日期間互送游客,避免游客溢出縣外。
四是智慧營銷實現降本提質。建立完善“1+3+N”的數字化營銷體系,提升文旅領域智慧精準營銷水平。“1”即開通一條詩路高鐵線路,完善“新天仙配”黃金線路產品,以江浙滬為主陣地,線上線下同步推廣。“3”即數據分析、內容生產、活動推廣三大運行體系。對全縣景區、網紅點數據進行監測,并進行專業數據分析;堅持內容為王,創作游玩指南、美食推薦、網紅打卡等多種主題的優質文章和短視頻;面向長三角地區高校,發起營銷點子征集比賽等互動式推廣活動,洞悉年輕人真正的興趣點并實踐落地。“N”即為各類文旅企業搭建外出推介平臺,讓企業成為官方推介主體,降低線下推介成本,提高推介成效。
五是民生為本推動精神富有。常態化開展“三下鄉”、文化走親、“新藝工坊”全民藝術普及及公益展陳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重點跟進縣文化館新館建設項目,補齊設施短板,提升文藝精品創作活力。重點策劃開展“藝動新昌·樂享共富”2025年新昌縣“全民文化大比拼”(村CA)活動,邀請民間文藝人才走進景區、街區、公園廣場等大流量城市空間,打造全景式、互動式、沉浸式演出場景。以文藝賦美促藝術普及,探索打造“美美與共”的公共文化共同體。從需求側出發,建立“文藝資源庫”,以“市民夜校”、暑期少兒公益培訓班等形式,并拓展至鄉鎮綜合文化站,開展精準適配的藝術培訓。探索“點單式”全民閱讀服務,并促進閱讀與銀行、醫院、民宿、交通空間的跨界融合,延伸公共文化服務觸角。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