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29 14:26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交通運輸局
? ? ? ? 2023年,新昌縣交通運輸局緊扣上級交通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和總體要求,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總目標,堅持“14361”戰略不動搖,以“五張清單”為抓手,在“小縣六大”再深化、“六個先行”爭示范,全力推進三個“一號工程”中,立足交通職能,突出項目建設,強化行業管理,辦好民生實事,致力改革創新,高水平推進交通強縣建設。重點抓好六方面工作:
? ? ? ? 一、項目攻堅扎實推進
? ? ? ? 走好“小縣大通道”路徑,主動融入義甬舟、杭紹臺大通道,構筑“七縱七橫”骨架網絡,打造“內暢外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年實施交通項目24個。世界一流強港和交通強省建設工程三季度獲四星級。交通投資超額完成。今年綜合交通投資任務為15.1億元,完成16.5億元;交通有效投資任務為19.8億元,完成22億元,交通投資均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項目建設成效明顯。甬金鐵路建成通車;上三高速服務區擴建項目開門營業,為全省首個下沉式服務項目;新昌527國道至新昌大道公路建設工程(一期)、新胡線、王金線王金隧道至董村段、老江拔線、澄儒線二期、蛟澄線、葫馬線四期、五龍岙至527國道連接線工程等項目已完工;104國道新昌荘前至關嶺段、金庭互通連接線加速推進;前期項目取得突破。甬金高速改擴建工程項目已取得初步設計批復,目前已通過施工圖審查;甬金衢上高速紹興(新昌段)已完成工可審查,正在推進穩評和土地預審等專題,特許經營實施方案基本編制完成;鄞州至寧海高速西延(新昌聯絡線)納入“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清單,已完成工可審查,完成第一次特許經營合同談判,社會風險評估報告已通過專家組審查,正在繼續推進土地預審專題,新民片區連接線已取得初步設計批復,完成水保方案審查;天姥大橋二期用地報批已上報省廳,設計咨詢招標。
? ? ? ? 二、示范創建成效顯著
? ? ? ? 積極做好“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省級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創建工作,助力新昌高品質建設共同富裕示范樣本,交通共富指數排名升幅在86個縣(市、區)中(杭州市4個主城區不參與排名)位列第二。創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按照“修一條路、造一片景、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的理念,將高水平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工程和破題之作,全面實施鄉村共富聯建旅游路三年行動,通過部門聯手、鄉村聯動,創新推出“四聯共創”工作模式,做到路聯建、魂聯塑、網聯通、戲聯唱,以點帶面推進全域示范,不斷補齊山區公路短板,實現產業因路而興、生活因路而富、鄉村因路而美的目標,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推進交通助力共同富裕。打造新昌農村客運數智服務與監管平臺—“新暢行”,實現實時查詢、響應公交、人臉識別等八大功能,月訪問量80萬人次以上,居全縣應用類第一,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助推山區群眾實現共同富裕。全省城鄉公交數智服務與監管工作現場會在新昌召開,《數智賦能,推動城鄉公交高質量發展》入選全國道路客運轉型發展典型案例;打造“新暢達”農村物流服務品牌,通過“快快合作+郵快合作+交郵合作”運行模式,加快新昌客貨郵融合發展。新昌在全省城鄉公交助力客貨郵融合創新深化現場會、全省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現場推進會作典型經驗介紹;獲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四星級樣板縣,全省6個四星級樣板縣排名第一;“新暢達暢通城鄉共富路”項目入選全國第四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名單,全省僅3個項目入圍。推動“交旅融合”發展。新昌凝心聚力打造西部丹霞風情線、南部天姥古驛線、東部生態康養線三大環線,葫馬線作為西部丹霞風情線的主要部分,獲評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配合舉辦“2023年全國輕型飛機錦標賽”,開展低空旅游——“浙東空中唐詩之路”旅游項目,打造新昌旅游“金名片”,助推新昌高質量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
? ? ? ? 三、改革創新迭代升級
? ? ? ? 牢牢扭住“改革創新”這個關鍵,增強交通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引領交通工作高質量發展。“兩客一危”分級分類監管全省推廣。“兩客一危”企業分級分類監管項目作為2022年省交通運輸廳試點并完成項目建設,2023年3月省交通運輸廳已正式發文,新昌項目提升改造后將在全省推廣。“浙路通”公路綜合巡查開展試點。結合主動發現問題機制,制定《新昌縣“浙路通”公路綜合巡查試點應用實施方案》,成立專職巡查隊伍,開展常態化巡查。巡查從正式開展以來,發現并整改問題105個,處置率達到100%。“浙路品質”數智化應用平臺全面推廣。持續推廣“浙路品質”數智化平臺,在重點項目中開展電子打卡應用,實現人員履約管理新轉變,派發“質量工單”,通過督辦整改,實行工單閉環管理;依托“安全碼”應用,讓人員、設備、工點安全實現可視化、精準化管理;結合“防汛碼”組織開展防汛應急演練,推動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
? ? ? ? 四、行業治理穩步提升
? ? ? ? 始終把行業“平安”擺在首要位置、作為第一要務,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開展“除險保安強化年”行動。印發《全縣交通運輸系統除險保安強化年活動實施方案》,圍繞“除險保安強化年”工作要求,高效部署推進各項任務落實。完成市級事故多發點段整治3個,農村公路平交口整治2個,提升邊坡抗災能力5處,危舊橋梁改造3座,“利劍”行動問題懲戒數3個,約談、掛牌督辦、重點監管問題企業(項目)8家次。結合“揭榜掛帥”,報送“重大問題清單”6個(市級錄用1個),并做好整改銷號工作。除險保安“揭榜掛帥”項目——推進危貨運輸精準監管,分類施策、全鏈智控獲得全市二等獎。開展維穩安保相關行動。開展迎亞運“兩路兩側‘三化一平’”問題點位排查工作,建立問題清單,確保兩路兩側整治提升問題發現率達100%,排查并整改點位39個;強化落實網絡安全,對公交、出租、國省道、客貨運等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重點車輛涉及的信息系統、LED屏、情報板等,常態化開展專項督導檢查,指導企業做好網絡安全風險排查和整改,完成826塊戶外電子顯示屏摸底統計工作,完善應急處置方案。開展道路違法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兩客一危”、普貨等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車輛非法營運、拋灑滴漏、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2023年共處理交通案件1233起,其中非現場607起,非現占比49%。發現、協同清理公路用地內及路側其它危及公路安全的堆積物805立方米,拆除非公路標牌167塊,馬路市場整治37個。
? ? ? ? 五、交通惠民成果豐碩
? ? ? ? 立足交通職能優勢,以民生為重點,持續抓細抓實交通領域民生實事工作。抓好建議提案。出臺交通領導班子“一對一”聯系代表委員制度,完成40件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實現辦結率、見面率和滿意率均達100%,受到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及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做好便民服務。深化“三服務”活動,黨員干部常態化走訪聯系道路運輸企業,深入了解企業反映的發展難題,強化正面宣傳,回應企業關切,消除企業顧慮,對企業反映的問題落實幫扶舉措;春節期間組織工作人員在高鐵站出入口、候車廳和客運站等處開展服務活動。辦好民生實事。2023年負責落實省縣民生實事7項,其中省級4項、縣級3項,主要完成了國省道大中修13.6公里,農村公路新改建8公里、大中修90公里、改造提升16公里,完成城區與鄉鎮連接線亮化60公里,新(改)建城鄉候車亭共35處等。
? ? ? ? 六、黨建工作全面深化
? ? ? ? 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動交通系統全體黨員干部堅定不移做“兩個確立”忠誠擁護者、“兩個維護”示范引領者,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深入推動交通黨建工作提檔升級。開展主題教育。成立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出臺《關于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實施方案》,召開專題部署會,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開展“明德守法、完善自我”“立足崗位作貢獻”等活動,已發放學習書籍315冊,開展專題討論5次,對標檢視3次,匯總梳理本地本單位自查問題3個,建立臺賬收集社交賬號93個,廉政警示教育10次,承諾踐諾3次,黨員建言獻策26條次,開展黨員志愿服務7次。推進清廉交通。執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簽字背書”制度,簽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書,簽訂《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書》202份。揭榜清廉交通建設示范標桿培育,進一步深化“六廉六不”清廉交通建設實施意見,出臺《清廉交通單元標桿培育工作方案》,申報省清廉交通建設先進典型培育1家。深化黨建品牌。以“一路向黨?紅色引擎”機關黨建品牌,打造以一路向黨、一路爭先、一路為民、一路同心、一路清風等“五個一”為載體的紅路館,將黨建工作融入中心業務工作各個環節,著力推動黨的建設與交通建設同步謀劃、互促共贏,把黨旗插到交通事業的各方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交通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好巡察工作。以實際行動落實巡察工作責任,積極對接前期準備工作,收集準備相關資料,全力保障巡察工作順利開展。正確認識和對待巡察組提出的意見建議,對發現的問題、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主動認領,深刻剖析原因,認真制定整改措施,積極主動抓好整改。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