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11 14:28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城南鄉
一、聚焦區域經濟聯動賦能,實現產業發展共建共興。校地合作再深入。加大助企紓困力度,持續為企業牽線搭橋,深入推進與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等高校的合作,把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集鎮品質再提升。基于如城區塊的整體開發,對照《2023-2025精美集鎮項目計劃》,重點做優“兩線一江”精美集鎮文章。加大力度解決新胡線集鎮沿線“環境雜亂”問題,謀劃好如城到南道口連接線改造提升、紫竹園隧道口口袋公園等項目,實施石溪江兩側綜合提升工程,有效銜接如城中央山體運動公園。片區化打造再升級。整合潛溪村、楊家山村、天河村優質資源,實現片區經濟組團發展,修復提升“三橫兩縱”徒步線路,夯實基礎設施,計劃引入項目3個。
二、聚焦招商引資思路變化,實現項目招引互助互促。抓產業基地,下好“筑巢引鳳”先手棋。充分利用閑置房屋和土地,計劃建設5個室內標準化工坊和室外標準化農田,盤活閑置資源,并開展針對性地項目對接和落地。抓特色項目,打好“人無我有”品牌戰。根據全鄉實際特點,計劃從本地資源挖掘、外來資源引入兩批特色項目,依托“鄉味城南”品牌優勢和“頂上云荷”直播聯盟,推進農村電商發展,爭取建成1個網紅直播運營基地,促進農產品營銷數字轉型,形成產業發展新亮點。抓重點人群,用好“三支隊伍”致富經。團結好黨員、村民代表、鄉賢三支隊伍,通過“挖掘一批、培養一批、引進一批”三種方式壯大重點人群隊伍,依靠他們帶動產業資源回流。
三、聚焦鄉村風貌加速蝶變,實現鄉村發展共富共美。投入更多氣力建強基礎設施。堅持村莊規劃一盤棋,加快自然村搬遷安置點建設,并按照自然村搬遷三年計劃,爭取完成2期。加快瑯珂丁家塢自然村空倒房拆除,對騰出的土地資源進行土地綜合整治并集聚安置。加快土地開發和耕地功能恢復工作,在全鄉潛力摸排土地開發資源共55畝,計劃完成20畝,為村莊發展拓展更大空間。投入更大決心整治人居環境。厚植生態底色,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嚴格落實河湖長制,保護農村山林、土地、水資源。加強生態建設,突出讓村民參與其中,家家戶戶管好自己的門前屋后,共同創造宜居的環境,形成“干部自己干”到“干部群眾一起干”的良好氛圍。投入更多心思挖掘村集體經濟增長點。利用好“強村公司”資源落實好“一村一策”,促進村級消薄增收。積極發展林藥、林果、林禽等結合型產業,加快低效林種植,謀劃6000畝低效林整治“后半篇文章”,加強油茶培育,重點對大山莊村開展的油茶撫育試點進行提質擴面,切實增強村級組織自我造血功能并推廣試點經驗,力爭全鄉20%的村經營性收入突破80萬元。
四、聚焦“一老一小”服務保障,實現民生實事見行見效。完善農飲水建、管、運工作,投資5500萬元推進38個農飲水工程建設,包括33個單體供水站建設,5個村的戶改和沿新胡線4個村的城鎮供水項目,提升水質并有效改善極端天氣中缺水的情況,理順農飲水管理、運維機制,進一步保障農村的飲水安全。構建內暢外聯的交通網絡,加強內暢外連交通網絡建設,繼續做好外白巖至韓妃、沙灘至白毛坑、官塘頭至天荷等道路建設,提升改造2條農村道路,大中修2條農村道路。做好長者健康活動之家和幼兒照護驛站的“一老一小”項目運營,調配新鄉賢、先鋒黨員和社會組織等力量,常態化規范化做好“鄉理鄉親”驛站“政務服務、民生服務、市場化服務”三大服務。有力推進低收入人群“掛單奔中”工作,在前期精準摸排的基礎上,通過“自我發展一批”“轉移就業一批”和“產業帶動一批”三大類6項舉措提高低收入人群幫扶質效。繼承并持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縱深推進除險保安專項行動,完善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抓好信訪維穩工作,確保社會穩定,堅持不懈抓好防汛抗旱、消防安全、森林火災防范、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