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27 09:08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回山鎮
2024年,回山鎮堅定不移地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緊扣“小縣六大出新出彩 七個攻堅圖強爭先”發展戰略,立足“七彩回山 農旅新鎮”發展思路,圍繞“‘農業雙強’爭一流,鄉村振興走前列”發展目標,以三個“一號工程”為總牽引,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聚力沖刺“半年紅”、奮力奪取“全年勝”,以回山的“穩進立”為全縣大局多作貢獻。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凝心鑄魂筑牢根基,聚力建強“紅色引擎”
1.以“政治聚魂”淬煉“信念先鋒”。堅持領導班子會議“第一議題”學,累計開展集中學習23次,交流研討6次,人均撰寫心得體會2篇以上。認真履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領導班子堅持“一崗雙責”,已開展專題研討會2場;立足“云上回山”意識形態領域前沿陣地,累計發布推文58篇;利用農村午間廣播,各項工作政策準確傳遞到基層一線、田間地頭。創新“短劇系列”,獨特宣傳視角在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陸續登上熱搜。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實施“鄉賢助鄉興”行動,成功召開第二屆回山鄉賢參事會,吸引鄉賢捐款20余萬元,助力教育、養老等事業發展。
2.以“固本強基”激發“黨建先鋒”。深入實施“彩雁”培育計劃,推行青年人才黨支部建設工作,通過“雙推雙培雙考”制度創新,深化“鄉鎮提級發展”小微改革,成功篩選重點培養對象198人,擇優培養青年入黨申請人86人,入黨積極分子22人,撬動農村發展黨員新模式。啟動《回山鎮基層基礎提升工程》建設,推進“黨建+”模式,統籌整合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資源,形成全鎮工作多維合力。推行黨建工作品牌化聚力賦能,打造“回味回山·山水門溪”黨建聯建片區黨委,帶動片區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發展共謀,其中,回山鎮荷塘村榮獲紹興市先進黨組織榮譽表彰。
3.以“三支隊伍”鍛造“模范先鋒”。聚焦黨員教育,創新“彩雁課堂”黨員矩陣化教育,以“彩雁·七雁”分類,通過流動課堂、四季課堂實現教育全覆蓋,目前已組織黨員活動寧波站、春季輪訓、多彩夏季培訓課堂,累計培訓黨員500余人次。聚焦村干部能力提升,深化“頭雁領航”工程,加強村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組織開展專題培訓班2期;重新修訂擔當型村干部、變革型村級組織考核辦法,深度融合“浙里興村治社”,進一步突出量化指標和績效導向。聚焦機關干部培養,深化機關干部積分制考核,完善獎勵機制,掛鉤提拔使用;召開中層干部作風建設會,領辦重點工作,作風效能承諾公示;實施《“青青·日晞”年輕干部綜合能力提升工程》,青藍攜手帶領青年干部多崗鍛煉、多線培養,助力年輕干部成長成才。聚焦新兵入伍培育,上半年完成5人應征入伍,其中大學畢業4人,圓滿完成征兵任務。聚焦人才引育,重點挖掘鄉村CEO,通過“農創園”服務、數字游民創業扶持等方式,今年已申報重點人才3名,成功吸引2名新農人回鄉創業。
4.以“廉政守正”鍛造“廉潔先鋒”。強化黨紀學習教育,通過專題黨課、警示教育片、廉政文化展覽等多種形式,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全力推進紀檢監察工作,每月下發村級監督月度工作提示單共6期。強化廉潔從政意識,加強基層黨組織黨風廉政建設,上半年共受理問題線索12條,運用第一種形態2人次,其中通報2人;立案6人次,給予黨紀處分6人,不予處分1人。加大違紀問題查處,以“零容忍”的態度,加大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違紀違法案件查處力度,辦理群腐相關自辦案2件。積極開展“五一”期間正風肅紀監督檢查,開展監督檢查4次。
(二)共同富裕穩中有進,全力推動“鄉村振興”
1.集體經濟出成績。1-5月,全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年完成進度121.75%,排名全縣第1。32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570萬元,經營性收入突破1250萬元,其中新市場村、前后王村、賢輔村等6個行政村經營性收入已達到50萬元以上。
2.“掛單奔中”提質效。緊盯“擴中提低”目標,堅定不移完成上級規劃動作,出臺《回山鎮“掛單奔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村村有工坊”行動,提檔升級域內原有工坊,加快步伐新建工坊,今年已成功運營3家;提升家庭自我“造血”能力,組織茶藝、電商直播、農產品加工等技能培訓5場,開發并投放清潔、綠化、維護等公益性崗位22個,推薦企業就業19人,實現零工增收189人。因地制宜深化幫扶舉措,有效對接鄉賢企業投資建設鄉村共富工坊4個,正式簽約片區化村企結對16個;聯合鄰鎮尖山建立跨山“零工市場”,實施勞務協作機制,打通兩地交通“共富班車”,輸出產品深加工勞動力50人。聚焦農產品銷售難題,推出了“農產品銷售助力計劃”,啟動物流進村“快遞共配”項目,農業企業單位與32個行政村簽訂“擴中”訂單,有效打通低收入家庭銷售有機蔬菜、土雞等農產品綠色通道,戶均可增收500元以上。今年以來,各類實質性增收舉措已帶動低收入群體增收 342人。
3.招商引資邁新步。深入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鎮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營造“引商”環境、豐富“招商”舉措、強化“安商”保障,“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接洽,今年已赴寧波、揚州等地開展招商活動7次,累計對接目標企業超20家,獲取有效項目線索10余條,達成初步合作意向8個,預計投資額破1億元。實行鎮域招商項目“揭榜掛帥”制度,明確獎勵政策,形成“領導班子率先掛帥,中層干部重點參與,普通干部積極跟進”的良好態勢。目前已公布工農商旅四類招商項目7項,成功揭榜項目8個。
(三)項目產業齊頭并進,匯聚發展強大動力
1.農業產業落地生根。做大做強傳統農業,寫好“土特產”文章。投資1000萬元共建茭白集散中心,預計豐收季日均集散茭白1-3噸,并與100戶低收入家庭簽訂合作協議,定向收購茭白;與公共服務集團合作設立“回味回山”專營店,全年不停業銷售高山特色農產品,初步選址縣橫街鬧市鋪面;推廣農家土豬肉,啟動年豬認養活動,已有20頭年豬被認養,后續將推出更多定制服務。做實做優現代農業,寫好“大好高”文章。明康匯智慧蛋雞項目作為全市規模最大、年產值最高的蛋雞養殖項目,總投資超2.3億元,年產值達2.25億元,已完成道路清表,正在進行農用地報批審核;褐菇生產基地項目作為鎮級另一農業牽引項目,總投資額超1億元,將打造現代化、高效益的褐菇產業鏈,目前已落地上下宅村連片土地。另有浙東金蔬生態園、中迪農業產業園等千萬級農業項目持續跟進,共同繪就回山現代農業新圖景。
2.農商文旅花開滿枝。深入打造“七彩回山”旅游品牌,打造“回味彩煙·山水門溪”和美鄉村示范帶,整合關鍵節點20個,其中屯外七彩巴士村項目已正式投入運營;回山村八間房民宿項目已開始基建。重點打造荷塘村旅游示范點,門溪水庫國際垂釣中心項目已完成42%;天河魚尾戶外基地、荷塘民宿、“親子魚塘”、“十畝荷花塘”均已啟動建設。推進農商文旅進一步融合,榨面博物館完成選址,新昌回山豆腐干傳統制作技藝成功入選第十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鞍頂山農文旅融合項目聯合專家團隊規劃編制三條步行路線。
3.資源整合見行見效。開展農村閑置資源“喚醒計劃”,實現閑置資產的再利用再增值。激活林下經濟,蓮坂新村已建設“飛雞”養殖、黑木耳種植、果園采摘3個共富基地,同時,黑木耳菌種通過茶葉茶梗進行培育,有效變廢為寶;落實低效林整改,去年流轉的2000畝林地已基本完成香榧種植。激活閑置空間,回山農貿市場二樓閑置場所打造成為中藥材加工基地;原新天小學擬建豆腐干工藝工坊。激活閑置廠房,鎮綜合樓二樓以及10余個行政村計劃引進光伏發電項目;招引潤品茶企租用3000平方米閑置廠房。
4.土地項目落實落細。推進耕地功能恢復后續管理和維護,已完成1410畝消化入庫,涉及69個圖斑正在抓緊種植和入庫,確保恢復后的耕地質量達到或超過原有水平。不斷優化土地利用格局,嚴格落實土地開發后續管護,2023年土地開發項目已完成拍照入庫,力爭在6月底前完成入庫;將21個歷年未入庫項目列為2024年度土地整治工作的“頭號工程”,實行“一項目一方案”,力爭在7月底前取得實質性進展。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扎實推進糧食種植,今年計劃種植水稻5353畝,目前已種植2000余畝,部分土地尚在整理。
(四)堅持和美鄉村理念,提升人民幸福指數
1.人居環境整治再升級。聚焦生態環境,深化藍天保衛戰,有效推進揚塵防控和露天焚燒管控,上半年累計主動處置焚燒事件190余起,PM2.5平均濃度始終保持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優良率保持在95%以上;深化碧水一號專項行動,重點圍繞城鎮污水零直排、河道淤堵等方面,累計自查并整改問題51個。聚焦農村環境,加大“以罰促改”考核力度,組織各類專項行動4次,32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同步開展成效明顯;打造最美鄉村道路,實現新磐線(高速道口至回山)垃圾桶全面撤桶,現已合理規劃垃圾投放點6處;做深垃圾分類宣傳,開展專項宣傳14場,拍攝“短劇視頻”,受益群眾萬余人。聚焦集鎮管理,共建全國文明城市、最清潔集鎮,今年累計查處各類違規事件39件,發放規范停車溫馨提示單56份;深化達標鎮街創建工作,新建9個定時定點投放點,金龍街、彩煙街越美擴面順利完成。
2.公共服務水平再提升。不斷完善“鄉理鄉親”服務事項和服務模式,荷塘樣板村率先實現迭代升級。聚焦“一老一小”,推進暖民心工程,今年新建1家示范型老年食堂,12家老年食堂。實施助餐、家政等“愛心卡”服務,累計服務超過900人。探索實踐農村便民服務“1+5”類改革建設,整合全鎮政務服務資源和社會化服務資源,便民服務成功駛入“快車道”。優化營商環境,精準聚焦企業項目焦點問題,清單化、全流程、閉環式落實問題并反饋,累計幫助各項目解決問題訴求30余個,辦結率98%以上。
3.基礎設施建設再提速。保障飲用水I類品質,投資2700萬元實施前丁水庫保護區提升工程一期已基本完成,二期前丁后院項目正在進行前期籌備。堅持以規劃為引領,城鄉風貌帶建設項目基本完成關鍵節點建設,順利通過初驗。投資8000萬實施鄰里家園建設,擬定回山中學作為集中居住區建設點位,設計方案正在按照鎮域實際進行完善。強化山塘改造整治,祠堂口等7個山塘修繕項目已正式動工建設。聚焦全鎮關切,回山水廠項目已建設58%,建設完成后將惠及回山村、上市場村、官元村等11個村。有序落實移民項目建設,組織住建、環保、國土等部門聯合踏勘,設立三年項目儲備庫,確保項目清單化高效化。
(五)深化平安回山建設,夯實社會治理基礎
1.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充分吸取省內外重大事故教訓,落實重要會議精神傳達和上級部署,時刻守牢安全底線,從源頭遏制事故發生。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對轄區重點單位企業、人員密集聚集區、“九小場所”等開展多輪次排查整治,累計排查生產經營單位132家,整改閉環問題隱患100余處,安全生產執法辦案1件。重視農村交通安全,重點宣傳60周歲以上紅、黃碼老年人,精準宣教1400余人。優化應急預案,編制《回山鎮防汛應急手冊》,開展實戰化應急演練1次,組織各類專題培訓6次。
2.社會穩定大局不斷鞏固。抓牢初信初訪,實施機關干部首問責任制,明確《初信初訪“24小時見面制”》,今年縣級初訪庫總量化解率實現100%。重點關注現有重件、積案,整合村干部、公檢法司、鄉賢、回山“老娘舅”等多方力量,重點人員實施“每周匯總+動態管理+定期匯報”督查機制,成功化解“三庫”案件9件,解決矛盾糾紛219件。抓好前端辦理,嚴格執行“三查雙核一閉環”工作要求,累計辦結各類信訪件236件,辦結率100%。著重部署落實做好全國兩會期間維穩安保工作,梳理重點人員4人,臨控人員29人,嚴格落實一人一策穩控措施。大力開展掃黑除惡、消防、禁毒、防電信詐騙等平安行動,組織活動8場,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品3000余份。
3.法治建設步伐切實加快。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廣泛開展法治講座、法律咨詢等活動,累計受眾超過3000人次。加強村級法律顧問建設,實現全鎮32個行政村法律顧問全覆蓋。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100%。強化鄉鎮合法性審查,加強重大行政決策、鄉鎮合同、加強重大行政執法決策的內容審查,已累計開展合法性審查17件,備案審查1件。加強專業執法,圍繞集鎮管理、雙彩道口整治等重點領域落實案件辦理,已辦結案件47件,其中“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事項實施率54%以上。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回山鎮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鼓足干勁、全力拼搏,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為建設“小縣六大出新出彩 七個攻堅圖強爭先”貢獻回山力量。
1.錨定思路,貫徹指示要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紹興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抓好黨紀學習教育,教育引導鎮村干部進一步堅定信念、增強本領,以實際行動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2.突出重點,開創振興新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意識,依托“文化產業招引落地”“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探索”“生態數字茶園賦能大佛龍井”和“生產性服務業培育行動”4個縣級揭榜掛帥項目建設契機,結合回山實際,謀劃實施一批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項目,培育一批懂技術的鄉村CEO,推動傳統產業“向高攀登”、新興產業“向新發力”,有序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3.強基固本,鞏固共富成果。錨定“掛單奔中”幫扶總目標,持續加大對低收入群體支持,拓寬幫扶途徑,力爭2024年低收入群體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0%以上,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人數新增500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補短板揚長板強弱項,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競爭力。進一步梳理可利用閑置資源,全面整治“低散亂”閑置資源,加快“騰籠換鳥”,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4.堅守底線,筑牢安全防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關鍵民生領域服務供給標準,全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社會矛盾調處體系,強化社會治安防控。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開展排查調處活動,力求在基層解決問題。扎實開展各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防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加大人居環境整改力度,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分類處理水平,管控秸稈焚燒,打造宜居鄉村環境。
5.強化建設,凝聚發展合力。堅持“干”字當頭、“實”字為先,發揚“釘釘子”精神,推進落實與突破。深入建設法治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全面執行“三重一大”制度,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公開,確保權力受法律監督。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扎實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強化監管,樹立清正廉潔良好形象。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