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1-14 09:37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氣象局
2024年,在上級氣象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新昌縣氣象局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為新昌氣象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現將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工作情況及2025年主要工作思路報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況
1.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職責。局黨組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明確法治政府建設分管領導和責任科室。局黨組2次聽取氣象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落實領導干部集中學法制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年內領導班子集中學法6次,不斷強化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2.優化氣象政務服務。落實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持續優化氣象政務服務,氣象政務服務質量保持“零差評”。推進行政許可事項的目錄認領、規范管理,做好本級事項梳理和動態調整,不變相設置行政許可,加強氣象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雙公示”。落實“放管服”改革、“證照分離”改革等要求,以及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好差評”服務和電子證照,及時完成辦件數據歸集。
3.加強合法性審查。完善行政權力運行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落實政務輿情回應責任,提升部門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嚴格落實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備案制度,完善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按要求做好氣象行政規范性文件動態清理。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推進行政決策法治化。加強機關合同合法性審查。
4.深化氣象安全監管。依法履行氣象社會監管職責,通過現場查看、查閱臺賬、談話問詢等方式,以及通過防雷安全風險碼三色管理、浙江防雷檢測活動全過程溯源系統、浙江省氣象安全數治系統一企一檔網上備案等互聯網手段加強對防雷安全重點單位的監管,發現防雷安全計劃、應急演練等未及時更新的單位28家,督促其及時整改到位。嚴格防雷和升放氣球活動的審批把關,從源頭上杜絕防雷和升放氣球領域的不安全因素。以涉企第三方服務機構整改提升為契機,對在我縣開展業務的防雷檢測機構開展現場監管10次,進一步規范中介機構的檢測行為。
5.加強氣象普法宣傳。貫徹落實氣象“八五”普法規劃,扎實開展法治宣傳工作,充分利用“3.23世界氣象日”“5.12防災減災日”“12·4”國家憲法日等主題日以及“去禮堂吧”活動積極開展普法宣傳,重點加強對氣象法律法規的宣傳。組織黨員干部開展集中學法活動8次,干部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在中國氣象局遠程教育網自主學習憲法和法律,推動大家增強憲法意識,依憲依法依規履職。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法治理論的學習宣傳和實踐運用還有差距。主要原因是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貫徹上,存在理解不透徹、學用銜接不充分的問題,未能完全將理論成果轉化為實踐效能,法治理論與實務融合不夠緊密。需要立足氣象行業特點抓深理論學習,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黨組理論學習、執法人員專題培訓,強化執法人員法治理論素養。同時,還要抓實成果轉化,學習執法典型案例,優化執法流程和文書模板,推動執法工作與法治理論緊密結合。
2.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仍有提升空間。主要原因是多年來氣象領域發生的行政處罰案件極少,導致少數執法人員在調查取證、法律適用等方面還存在執法業務生疏的問題。需要開展專題培訓,組織法律適用、調查取證等專項實訓,通過模擬辦案、案例研討提升實戰能力。同時,還要加強與上級部門的執法交流,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邀請專家指導政策解讀及疑難案件辦理,確保政策執行與監管要求精準銜接。
三、2025年度主要工作思路
1.加強氣象行政執法。深化氣象部門“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加強與綜合執法部門有效銜接,提升執法效能。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氣象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推進以信用為基礎的差別化監管。
2.深化防雷安全數字化監管。加強數字化監管應用,依托防雷安全風險碼加強日常督查,降低防雷安全風險紅碼率,全面推行防雷檢測活動溯源,加強溯源異常項目整治。開展聯合協同隨機抽查,減少多頭多層重復檢查,減輕企業負擔。
3.深入開展氣象法治宣傳教育。落實氣象部門領導干部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常態化學習機制,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依法決策、依法辦事的實際行動,持續提升氣象部門干部職工法治素養。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向社會廣泛宣傳氣象法律法規。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