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2-28 10:13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衛生健康局
1.健康新昌建設勇奪考核“六連優”。扎實推進健康浙江建設,連續六年獲得健康浙江考核優秀,居民健康素養進一步提升。2則案例分別獲得2024年度健康浙江行動省級樣板和省級優秀案例。我縣在全省健康影響評價能力提升培訓班上作典型經驗交流。
2.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迎來最強發展契機。立足“輻射百萬人口”目標,同步推進人民醫院、婦保院和第七人民醫院建設項目,進一步擴增優質資源。我們積極推動高水平縣級醫院“七大行動”,急診醫學科被列入省級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人民醫院、中醫院兩家醫院同時通過胸痛、卒中、創傷“三大中心”國家級驗收,縣級醫院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3.有溫度的基層醫療服務持續暢通患者就醫路。持續打造“鄰里鄰醫”移動醫院服務品牌。橫向依托固定巡回醫療示范點筑牢基層網底,巡診覆蓋范圍更廣、醫療質量更高、服務頻次更密,全年累計服務群眾超10萬人次??v向推進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貫通,分層分類實施縣級醫院預約掛號“村里辦”、常用藥品“身邊配”等老年人看病就醫更方便“五大行動”,全縣12個鎮街慢性病一體化門診全面建成,實現“刷臉就醫刷臉付”。
4.中醫藥傳承創新助推新質生產力。堅持“學科、團隊、項目、產出”聯動,切實把中醫藥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霸榔G名醫工作室”入選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中醫院自主研發的中藥制劑歸芍養血止痛顆粒成功通過省市監局備案,實現我縣院內制劑這一領域“零突破”。我縣中醫藥服務做法在《人民日報》刊登。
5.縣域急救綜合服務能力保持全省前列。重點推進縣級急診急救的關鍵要素建設,按照實際情況逐年新增偏遠鄉鎮急救站點,目前建成投用急救站點12個。我們積極探索“互聯網+”便民急救醫療服務,全縣城區、鄉鎮平均急救反應用時分別較去年同期縮短約30%、17%。我縣急救中心急救服務能力排名全省第十。
6.疾控體系改革形成新格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精神,推動機構改革平穩有序落地,新昌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重組成立,我縣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疾控預防能力進一步提升。2024年全縣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累計處置傳染病疫情或事件13起。全省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控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
7.普惠托育“小托位”托起民生“大幸?!薄I罨坝仑蟆蓖杏放?,進一步加強機構建設、優化托育服務。全縣千人托位數達到4.6個,公辦托位占比58%,評定為一級的托育機構達到6家,占全市三分之二,實現了公辦托位占比全市最高、收費全市最低、群眾滿意度最高。全市“一老一小”現場會在我縣召開。
8.醫廢處置新昌模式被列為紹興市地方標準。聚焦“無廢城市”建設,迭代醫療廢物全鏈條綜合監管平臺,增設鎮村“移動醫院”回收點位,開通“虎哥”線上回收通道,全年回收家庭過期藥品超過1150公斤。《基層醫療廢物數智化建設與管理規范》被列為紹興市地方標準,醫廢處置模式獲第四屆長三角衛生健康治理最佳實踐案例優秀獎。
9.職業健康管家服務模式獲國家級優秀案例。聚焦優化全縣營商環境,加強與杭州市職防院等合作,設立職業健康檢查工作站,持續深耕職業健康領域,幫助企業合規經營、健康發展。我縣健康企業建設案例入選國家級健康企業建設行政推廣優秀案例名單。
10.“黨建+心理關愛”為干部隊伍“充電賦能”。聚焦基層干部心理健康素質提升,通過創新AI云陪護、舉辦“舒心坊”私享會等舉措,構建“滿天星”全鏈條式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全年開展系列活動30余場,惠及基層干部2000余人。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