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17 11:11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氣象局
2025年以來,縣氣象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氣象局黨組和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按照年初目標任務和“五張清單”扎實推進全局各項工作,積極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加強氣象保障,筑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做好災害性天氣監測和短臨預報服務。優化“梯次化”業務機制,提升極端天氣服務精準度,圓滿完成多輪強寒潮、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過程的預報預警服務。上半年制作氣象信息快報33期、氣候預測或氣象呈閱件3期,發布氣象預警信號51次,發布預警短信11.4萬余條,向縣防指等相關單位開展電話叫應服務65.3萬余人次。
提升災害性天氣預警叫應能力。強化靶向發布、語音外呼等措施,開展“閃信”等信息強制提醒新技術應用。開展浙政釘機器人實況自動提醒,擴展“風雨哨兵”語音叫應電話至基層網格員,打通氣象預警叫應服務最后一公里。
(二)加強部門聯動,不斷完善基層防災減災體系
加強與應急、水利等部門的聯系溝通,貫徹落實防汛防臺“1833”聯合指揮體系,健全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建立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防災減災聯動機制,優化氣象預警叫應實施細則,形成“氣象站點與村(社區)一一對應、機器人實時提醒叫應、責任人第一時間回應、應急等管理部門及時響應”的防災減災聯動機制。
開展氣象協理員、社區(村)網格員氣象防災減災培訓,助力基層防災減災能力提升。修訂《新昌縣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進一步規范了氣象災害應急指揮工作機制。充分利用“3.23”世界氣象日、“5.12”防災減災日等主題宣傳活動,開展氣象科普宣傳,不斷提升基層氣象防災減災意識與能力,上半年深入村、社區開展專題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6場次。
(三)聚焦服務需求,有力保障地方經濟發展
做好重大活動保障氣象服務。按照“一活動一方案”原則,制定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方案,開展臨近逐小時精細化氣象服務,制作專題材料162期,圓滿完成春運、第二屆逐夢天姥越野挑戰賽、第六屆公開水域游泳賽、“緣來新昌·音你而來”演唱會、2025世界無人機大會新昌分會暨新昌低空經濟創新引領發展大會等重大活動。
“氣象+”賦能各行各業。深化與環保部門的合作,每日開展大氣污染聯合會商,制作相關材料150余期;開展精細化、個性化產業氣象服務,制作相關材料25期。每日向水利水電局發布天氣預報,聯合發布山洪災害風險預警2次。強化與保險公司合作,服務產業低溫氣象保險理賠評估等環節。
(四)錨定現代化,全力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依托“十四五”項目建設成果,高質量完成X波段雷達、風廓線雷達及微波輻射計等特種裝備的年度維護保養工作,同步推進區域自動氣象站的場地標準化維護和儀器定期標校,確保各類觀測設備穩定可靠運行。結合新昌實際,優化方案,推進新昌縣城市氣象安全保障行動計劃(2024—2026年)項目落地。推動氣象數據開放共享與開發利用,充分發揮氣象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氣象數據服務助力 精品茶葉提質增產》榮獲全縣2025年“數據要素×”大賽二等獎。作為主要起草單位申報《優質茶樹鮮葉質量要求—綠茶》和《優質茶樹鮮葉質量要求—紅茶》兩項團體標準,被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批準立項。
(五)嚴格審批管理,加強氣象領域社會監管
依法履行氣象社會監管職責,發文公布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將我縣55家防雷重點單位全部納入浙江省氣象安全數治系統平臺,通過互聯網手段不定時對其安全員開展防雷安全培訓,督促重點單位按要求全面落實安全制度、演練培訓、日常維護、定期檢測等要求,確保符合國家標準。以涉企第三方服務機構整改提升為契機,進一步規范各類中介機構的檢測行為。在升放氣球管理中嚴格執行審批制度,規范升放氣球行為,及時提醒安全制度,防止發生安全事故。
(六)發揮黨建引領,推動黨建業務融合發展
按照上級部門部署要求,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制定工作方案,開展學習研討、查擺問題等,推進問題整改落實。重點關注違規吃喝、酒駕醉駕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以及本地本系統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強化紀律教育和正風肅紀檢查,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高質量發展。開展氣象部門第38個職業道德教育月活動,引導干部職工在本職崗位守正創新、實干擔當。推進機關單位與社區結對共建工作,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主題實踐活動,實施崗位建功行動。上半年開展主題黨日活動6次,召開黨支部黨員大會2次。利用周一夜學,黨員集中學習9次。
二、下半年工作重點和主要舉措
下半年縣氣象局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奮力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為我縣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康福祉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氣象服務保障。
1.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級決策部署。持續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狠抓《加快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落實落地,高質量謀劃“十五五”規劃,持續推動新昌縣城市氣象安全保障行動計劃(2024—2026年)項目落地。按照上級部門部署要求,持續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
2.加強災害性天氣監測和預報預警服務。全力以赴做好臺風、暴雨、強對流、雨雪冰凍等重要天氣過程和重大社會活動的氣象服務保障。完善對應“1833”聯合體系的監測預報預警職責,修訂重大氣象災害業務服務應急響應預案。協同梳理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深入推進“網格+氣象”行動,完善基層氣象災害防范應對閉環機制。
3.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繼續開展鼓山茶葉試驗站建設,優化“氣象+農業”,探索更多氣象服務產品,為特色產業提供更多精細化、個性化的氣象解決方案。拓展氣象服務新賽道,提升金融氣象服務能力,推進“氣候貸”等金融氣象產品落地。
4.推動氣象重大項目建設和基礎業務發展。打造立體協同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護航低空經濟蓄勢“高飛”,推進新昌縣城市氣象安全保障行動計劃(2024—2026年)實施,加強觀測裝備迭代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5.強化人才隊伍建設。落實人才強局戰略,加大氣象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特別是加強年輕干部和技術骨干的培養,提升團隊整體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組織崗位練兵,做好全市氣象行業天氣預報技能競賽備賽工作。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