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24 12:27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縣政務服務辦
尊敬的徐宏輝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的建議》的提案已收悉,感謝您對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和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我辦認真研究了建議內容,十分贊同您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四大建議,積極對接有關部門,開展專題研商,牽頭協調推進建議的辦理落實,現答復如下:
一、建議深化政務服務改革相關問題。
(一)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是全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的牽引性抓手,也是政務服務全面升級的全新賽道。自全省開展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以來,我辦緊跟省市改革節奏,按照“規定動作承接好、自選動作創特色”的要求,扎實有序推進企業綜合服務中心,線下高標準打造“5+1+N”企服中心,優化設置科創人才、合規體檢、開放服務、企呼我應、項目服務五大特色服務板塊和一個商事服務專區。線上全面運行“馨服務”線上平臺,其中特色專區上線的合規體檢、中介優選、注銷核驗等應用場景與企業需求高度契合,受到企業一致好評。合規經營體檢服務被列為國家第三批健康企業行政推廣優秀案例,“順境”增值服務平臺在全省公安系統推廣,“出國一件事”破解企業涉外經營跨境難題案例獲評全國第五屆政務服務軟實力模式創新開拓獎。
(二)拓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緊扣山區群眾實際需求,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堅持把增值服務理念融入到便民服務中,通過資源集成、部門聯動、組團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精準推進優質服務向基層延伸,探索構建“1435”服務體系,即建一支鎮村下沉小分隊,梳理證明證照、登記申領、充值繳費、特色服務四類高頻事項,開展現場辦、上門辦、預約辦,全力打造5分鐘政務服務圈,將政務服務窗口前移到邊、下沉到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共設立政務服務下沉點44個,辦理事項7000余件。
(三)清理和規范各類行政許可。推行告知承諾制,對行政審批、備案事項清單化管理,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2023年以來清理、廢止、修改不符合優化營商環境的行政規范性文件49件。
(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推動政務服務中心在職責體系、場景布局、服務模式、服務閉環、人才隊伍等方面數字化轉型。全面落實政務服務2.0建設要求,推進窗口辦理事項接入政務服務2.0,推進政務服務大廳智慧化建設,迭代升級“互聯網+政務服務”體驗區、政務服務綜合受理區、網上辦事服務中心等,實現“隨時查詢、隨時辦理”。優化升級智能導服、統一出件等服務專區,健全完善智慧化便民服務硬件設施,設置暖心服務、母嬰服務、免費復印等便民服務專區,實現“新大廳、新服務、新體驗”。健全政務服務“好差評”機制,實現評價結果動態顯示、科學分析、實時處理。
二、建議創新專業服務模式相關問題。
(一)提供企業信用金融服務。加大產品創新。引導金融機構持續豐富高質量金融供給,推動銀行機構開發“定制”產品,全面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提高金融“滴灌”的精準性;持續深化無還本續貸改革,進一步擴大政策覆蓋面;聚焦民營、小微、制造業、外貿、文創、科創等領域,開展按需滴灌,提升資源配置針對性。探索開發科創指數貸。綜合考量企業資質、科研情況、知識產權等創新指標,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進行綜合評價賦分,全面推廣“企業科技創新指數”,并據此開展綜合授信,為科技企業發展提供更強大、更靈活、更便捷的信貸支持。強化政銀企對接。繼續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每2月安排一次對接,并根據企業發展生命周期和當下熱點邀請專家前來我縣開課,如企業兼并并購、出海政策等。
(二)加強“跑起來”審批代辦服務。縣政務服務辦指導公共服務集團組建一支專業的“跑起來”審批代辦員隊伍,讓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受理代辦項目后由代辦員一對一為企業提供免費的專業服務。提供“套餐式”涉企服務清單,在項目流程上涵蓋了企業各個階段可能涉及的各類服務項目,包括了4個階段13個環節所涉及的資料清單與先期審批材料上查漏補缺;在項目類型上受理基建、技改、變更等各類企業需要辦理的相關項目的代辦。企業可結合項目需求,選擇符合所需的項目套餐,精準高效的為企業提供代辦服務。通過“套餐式”代辦的方式,能夠充分為不同企業的具體需求和特點,提供實現更加貼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個性化服務,以及在服務流程和內容上更加精準、細致的客制化服務,加快企業項目落地速度,優化企業營商體驗。
三、建議強化政企溝通機制相關問題。
深化“親情天姥、為企服務”制度,積極構建“專班統籌、中心派單、進度提醒、多維評價”的涉企問題閉環解決機制。一是成立新昌縣企業綜合服務中心,設置“企呼我應”線下服務專區和組建“企呼我應”工作專班,負責涉企問題收集交辦、考核評價等日常工作;二是優化工作流程。制訂下發涉企問題高效閉環解決實施方案和工作規程,推動涉企問題分類分層分級辦理,確保涉企問題高效解決;三是充分利用“企呼我應”系統。春節過后組織縣領導第一次“開年大走訪”調研企業活動,共收集314個企業訴求,均通過“企呼我應”系統流轉至各主辦和協辦單位,所有訴求均能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完成。回訪后收集的新訴求及應企業要求需持續跟蹤工處理的訴求亦通過系統流轉交辦,真正做到深化“親情天姥、為企服務”制度,確保涉企問題高效閉環解決。四是增強企服中心知曉率。建立了由50家不同類型企業組成的企業政務專員隊伍,并專門組建了涉企服務專家服務團開展“點對點”的服務,其目的就是搭建一個政府部門與企業常態化交流的平臺,摸清摸準面上企業的一些共性需求,包括一些項目審批如何“少跑快辦”,多跨事項如何集成辦理等,更好地為廣大企業排憂解難。到目前為止,我們已幫助50多家企業解決各類個性問題70個,雖然解決的多數問題都是辦證、退稅等小事,但因為響應時間快,企業反響非常好,獲得感很強。
四、建議提升法治保障水平相關問題。
縣市場監管局圍繞完善企業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推動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完善市場準入機制,營造公平便捷的營商環境。簡化市場準入流程,持續推進“先照后證”改革,進一步精簡審批環節,壓縮辦理時限。通過“多證合一”“證照分離”等改革措施,減少企業開辦前置條件和不必要的審批事項。目前,我縣企業開辦時間已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企業登記實現全程電子化,全流程網辦達98.31%。優化經營范圍登記,推行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減少企業因經營范圍表述不規范而產生的困擾。同時,探索“一照多址”改革試點,支持連鎖企業、分支機構快速準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加強政策扶持和服務指導,針對初創企業和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咨詢服務,幫助企業了解市場準入規則和相關優惠政策。通過舉辦政策宣講會、設立服務專窗等方式,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
(二)健全市場退出機制,降低企業退市成本。完善簡易注銷程序,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推行簡易注銷登記改革,簡化公告流程,縮短辦理時間。2024年已為全縣1300余家企業提供簡易注銷服務,大幅降低了企業的退市成本。優化普通注銷流程,針對存在特殊情況的企業,如債權債務復雜等情況,提供個性化指導服務,幫助企業解決注銷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同時,加強與稅務、社保等部門的協同合作,避免企業因信息不對稱而陷入“注銷難”困境。建立企業退出預警機制,運用大數據技術,對長期未經營企業進行動態監測和分類管理。通過發布提醒公告等方式,引導企業及時辦理注銷手續,減少“僵尸企業”對市場資源的占用。
(三)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推進信用監管體系建設,全面實施企業信用承諾制度,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對守信企業在準入、退出等環節給予便利,對失信企業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強化重點領域監管,針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高風險領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力度,確保市場秩序規范有序。同時,探索“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的創新應用,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干擾。提升執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做到執法依據、程序、結果全公開。通過公正、規范的執法行為,增強企業對市場監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再次感謝您對我縣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希望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新昌縣政務服務辦公室
2025年5月22日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