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05 09:15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辦公室
2025年,縣交通運輸局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五張清單”為導向,把握“時”與“勢”、找準“位”與“責”,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勁,全面謀劃明年工作,強勁推動交通工作落細落實、出彩出新,奮力譜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交通的新篇章。
1.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繼續全力實施交通強縣戰略,主動融入義甬舟、杭紹臺大通道,構筑“七縱七橫”骨架網絡,打造“內暢外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一縱三橫”軌道交通。加強杭臺高鐵與主城區接駁,提升甬金鐵路客貨站集聚功能,積極對接甬紹金高鐵,謀劃市域鐵路S3線。形成“三縱二橫”高速路網。加快推進甬金高速改擴建工程,同步推進甬金衢上高速及鄞州至寧海高速西延(新昌聯絡線)前期,逐步與常臺高速、杭紹臺高速形成互聯互通的高速路網。貫通“三縱兩橫”干線公路。提速104國道二期改建工程,加快推進橫鏡線、新蟠線等重點項目啟動建設。打造“一小一大”縣域環線。加快形成縣內交通小環,打通天姥大橋對接城北臺地通道,啟動新民片區連接線工程建設,調整優化坑西互通設置,謀劃澄潭街道至南明街道東西向快速通道,提高路網運行效率,有效緩解城區交通壓力。做好“十四五”交通運輸綜合發展總結工作以及編制完成“十五五”交通運輸綜合發展規劃。
2.著力培育低空經濟。以打造低空經濟產業集群為目標,從規劃建設低空產業園、引進壯大制造業、開發應用軟件業、發展測試服務業、強化科研平臺支撐等五方面著手:一是規劃建設低空產業園。在高新園區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園,積極申報未來產業先導區,爭取全省先飛區試點。二是引進壯大制造業。穩步推進萬豐機場改擴建工程,加快DA62鉆石飛機項目落地投產,爭取萬豐eVTOL產業落地新昌,并帶動電池系統、模具及工裝制造等供應鏈產業發展。打造無人機小巨人企業,建設氫動力無人機先行先試示范區,培育超長時巡航、低溫環境領域領軍企業。積極引進先進無人機企業落戶新昌,引導縣內制造企業主動融入低空經濟產業鏈,形成一批關鍵零部件供應企業。三是開發應用軟件業。完善低空管理服務平臺,以社會治理為重點,加快AI算法開發研究,在綜合交通巡查、城市管理、平安警務、生態環保等領域形成成熟的有競爭力的產品,積極推廣搶占政務服務市場。四是發展檢測服務業。充分利用現有空域、具備通航設施等條件,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檢測試飛業務。積極爭取行業管理部門審批的無人機適航審定(研究)中心、檢驗中心等機構落戶。五是強化科研平臺支撐。低空經濟研究院投入實質性運作,農林水集團無人機研究中心和無人機綜合試驗區結合,在公共無人機停機坪、5G-A通感一體基礎設施建設、場景應用方面取得一定探索成果。
3.切實暢通快遞物流。啟用新昌北站貨運功能,發揮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政策優勢,并依托數字物流園,拓展新嵊業務范圍,吸引更多物流企業入駐,重點發展公鐵聯運,即從新昌發往1000公里以外目的地,以降低新昌產成品外銷成本,增強本地制造業競爭優勢。升級縣級共配中心功能,打造“低空經濟+快遞配送”,以東茗鄉東茗村村級物流服務點為試點,從縣級共配中心(郵政公司)通過無人機將小件包裹配送到東茗村村級物流點,實現“公交帶貨+無人機配送”雙模式,提升快遞進村效率,持續擦亮“新暢達”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培育物流企業小升規,完善交通監測點,確保我縣2025年道路運輸周轉量增長速度全市前三。
4.奮力打造“四好農村路”2.0版。全面鞏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成果,進一步提升路域環境、完善基礎設施、規范管養機制、發展“路衍經濟”,實施“四好農村路”提升工程,實施農村公路新改建7公里、改造提升15公里,農村公路大中修60公里,提升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等關鍵指標。全面對標“四好農村路”2.0版要求,打造惠民富民“五有驛站”,將澄潭驛站升級打造具有汽車停車位、具有休息場所、公共衛生設施等基礎設施、具有公共充電設施、具有公路文化宣傳角、具有休閑旅游信息服務的“五有交通驛站”,滿足居民出行需求。
5.全面抓實安全生產。持續開展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堅決遏制較大事故,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全縣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強化安全監管執法效能,加強安全生產風險源頭管控,深入推進雙重預防機制,提升重大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改管控質量;深入開展重大風險摸排、辨識、評估、管控等工作,定期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隱患實行清單制管理,落實整改責任、措施、時限“三到位”,堅持新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限時整改、動態清零;加強道路運輸領域安全監管,開展道路客運“打非治違”行動;加強公路領域安全監管,推進國省道安防精細化提升示范工程,推進普通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實施農村公路安防設施攻堅“消薄”行動,開展農村公路橋梁安全“消?!毙袆樱嵘r村公路防災減災能力;加強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領域安全監管,同時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確保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持續向好。
6.深入開展行業管理。過好緊日子。重塑財務制度,結合往年預算執行及績效評價情況,合理預計經費需求,嚴格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預算,精簡辦公經費、差旅費、培訓費等重點支出,從源頭把好壓減支出、過“緊日子”的開關。同時,對照臺賬、實地盤點、摸清家底,加大閑置資產的調劑力度,推進資產共享共用,有效盤活存量資源,將“緊”落到實處。關注“一老一小”。通過改造提升農村道路,完善城鄉公交站牌信息、道路標志標線,開通敬老愛老公交線路,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車,不斷增強老年人出行舒適度。謀劃明年“兩新”工作。擬更新新能源公交車67輛,預計兌付補助資金536萬元,繼續做好老舊營運車輛的摸排工作,形成工作臺賬。深化大氣防治工作。積極做好非道機械專項整治工作,清退國二以下非道機械,并高效開展交通項目揚塵管理、道路超限車輛整治和汽修行業監管,助推全縣大氣環境質量提升。助力“掛單奔中”。繼續開通共富工坊公交專線和片區共富班線,深化“公交送我去上班”項目,打造村級“客貨郵”一體式公交站點,增設高鐵站直接接駁游客至景點的旅游公交專線,推動“共富公交”帶動低收入群體就業、農產品進城和旅游業發展。創立大件運輸“昌行浙里”服務品牌。強化大件運輸事中監管,智能化檢測設備賦能,有效提升大件運輸車輛數據采集的精準度,加強我縣大件運輸管理服務工作,實現全鏈條監管,優化營商環境,破解“運”難題,全力打造新昌大件運輸服務品牌。
7.持續深化交通執法。嚴厲打擊貨運源頭違法超限裝載行為,加大對違法超限裝載貨運源頭企業的查處力度。持續深化聯合整治、加強部門聯動,加強與其他縣市區的協作,加大對跨區域違法超限超載運輸行為的打擊力度。繼續推進治超科技執法,建設新昌縣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整合新昌縣公路視頻監控點、非現場執法點的數據資源,應用智能化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數據賦能交通行政執法,并共享公路交通監測、檢測數據,在104國道天臺和新昌交界處增設非現場治超執法系統及一站多用的部署,形成全流程、全要素、高效率稽查布控預警體系,形成普通國道數字化“監測-布控-服務”閉環,彌補新昌治超管理網絡的空缺,實現對車輛超載問題的智能監控與管理。
8.大力強化黨建引領。在黨建工作上下功夫,進一步深化黨建品牌建設,按照一支部一特色要求,打造各單位支部品牌進紅路館。謀劃兩個行業黨委黨建品牌,搭建服務陣地,延伸黨組織觸角,有效提升黨在行業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積極爭創省級行業示范點。在紀律落實上下功夫,把黨紀學習教育融入黨員干部道德規范,使廣大黨員干部自覺用紀法“尺子”規范言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聚焦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積極培樹清廉單元建設示范點,縱深推進清廉交通建設。充分調動干事創業積極性,凝聚團結奮進的正能量,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在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全面落實“三支隊伍”建設的新要求新使命,牢固樹立“大人才觀”,系統謀劃、高效貫通,推動系統干部奮發進取、競相奔騰。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突出政治標準,注重實干實績,結合干部隊伍能力作風提升年活動,加大干部培養和一線鍛煉力度,分層分類開展輪崗交流,促進干部“政策研究”“主動謀劃”“對接溝通”三種能力大提升。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