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11 09:44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辦公室(縣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秘書科)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我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2024年度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請予審議。
根據審計法及相關規定,縣審計局組織對2024年度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縣審計局共完成審計和審計調查項目10個,結合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統籌實施鄉鎮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部門預算執行審計、鄉鎮財政收支審計等項目4個,累計查出違規金額248.53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5.06億元、非金額類問題144個,提出審計建議43條,移送案件線索7件。
審計結果表明,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全縣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小縣六大”戰略舉措,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創新動能不斷增強,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民生保障穩固有力,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縣級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組織收入科學有效,財源財力平穩增長。縣財政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收入管理,深挖收入潛力,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實現地方可用財力持續平穩增長。2024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億元,增長7.99%;轉移支付資金18.71億元;新增債券資金4.59億元;實現土地出讓收入32.46億元;盤活存量資金4.79億元。
——財政資金合理配置,支出結構持續優化。科學安排部門預算,優化支出結構。2024年民生支出61.1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7.79%;科技支出9.39億元,增長15.21%;“三保”支出27.46億元;兌現“1+9”政策資金7.23億元;推進落實浙里基財智控一鍵直達系統,發放補助資金2.8億元,惠及群眾54.52萬人次。
——制度監管不斷完善,風險防控持續加強。持續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出臺《新昌縣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方案》。圍繞重點項目形成重點績效評價清單,涉及財政資金22.36億元,組織開展項目績效自評2967個,涉及財政資金5.87億元。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監管審核,完成預算審核項目65個、變更項目10個,結算審核項目187個,凈核減4.26億元。
——政策措施執行有力,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創新構建四級“一老一小”綜合體建設體系,綜合頤養服務格局基本形成。人才生態持續向好,人才政策資金從2021年的0.9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1.38億元,年增長率達23.8%。積極推進水網安瀾工程,促進城鄉居民飲用水質持續改善。加強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鄰里鄰醫健康零距離”移動醫院診療服務惠及群眾超8萬人次。
——審計整改扎實推進,整改質效持續提升。圍繞構建“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的審計整改總體格局,強化問題發現、跟蹤督促、匯總報告工作閉環,組織開展多部門聯合督查,進一步壓實整改責任,督辦力度和反饋時效明顯提升,審計嚴肅性和公信力持續增強。至2025年6月,針對2023年度審計查出問題已整改問題金額8.21億元,制定完善制度19項,追責問責20人。
一、圍繞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審計情況
圍繞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重點關注縣級財政管理及決算草案編制、部門預算執行和鄉鎮財政收支情況。
(一)縣級財政管理及決算草案編制審計情況。縣審計局對2024年縣本級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編制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縣級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決算草案編報基本規范,有效保障全縣經濟穩中向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騰籠換鳥”專項經費年度執行率低。二是部分項目歷年結余款未及時清理統籌。
(二)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對全縣161家單位開展了部門預算執行大數據分析審計,重點實施了縣委統戰部和縣衛生健康局的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各部門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政府采購和購買服務不規范。存在預算編制不完整、購買服務未定點采購等情況。二是預算執行率低。存在部分單位預算執行率低、部分項目預算執行率低等情況。26家單位部門預算執行率低于90%,49家單位項目指標執行率低于90%。三是項目管理不規范。存在項目資金管理不規范、項目計劃管理不到位、項目實施管理不規范等情況。
(三)鄉鎮財政收支審計情況。結合經濟責任審計,對城南鄉、小將鎮進行了財政收支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兩個鄉鎮財政運行狀況總體平穩向好,預決算透明度和財政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政府采購和購買服務不規范。存在預算編制不完整、未在定點單位或定點系統采購等問題。二是項目預算執行率低。三是項目管理不到位。
二、圍繞重大政策貫徹落實和民生保障審計情況
聚焦重大政策和民生實事,重點開展了水網安瀾提升工程建設情況、“一老一小”民生政策落實和相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人才政策落實情況、減污降碳資金使用情況等4個專項審計調查,并結合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縣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等關注民生政策落實情況,切實推動各項重大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民生保障資金合理使用。
(一)新昌縣水網安瀾提升工程建設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重點對飲用水工程、水電站報廢重建工程、山塘綜合整治項目等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審計調查結果表明,相關單位高度重視項目實施工作,為城鄉居民飲用水的水質改善、病險山塘安全隱患的清除、小水電產業的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變更事項未按規定重新報批。沃洲農飲水公司實施的飲用水工程(一期)投資概算不足估算金額的80%,但未按規定將變更情況重新提交審議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報批。二是合同簽訂不合規。三是對項目資料、結算審核把關不嚴。部分項目存在資料反映情況與現場實際不相符、結算審核單位履職不到位導致工程款多計等問題。
(二)新昌縣“一老一小”民生政策落實情況和相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重點關注了縣民政局、縣衛生健康局等部門以及公共服務集團等單位在優化和擴大養老托育服務供給方面的政策落實情況和相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政策與目標任務落實不到位。存在“愛心卡”服務監管不到位,服務費用未按約定標準結算,服務協議簽訂與服務費結算不及時、工單服務內容與記錄不一致等問題。二是資金發放和使用不規范。三是機構、設施建設運營存在短板。部分場地設施利用率低、作用發揮不充分,養老機構信息公開不及時、不到位。四是智慧平臺資產管理不到位、信息維護不及時。
(三)新昌縣人才政策落實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重點關注人才規劃及政策制定、重要人才政策實施、人才政策資金兌現和績效等情況。審計結果表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人才政策不斷優化,人才集聚效應初顯,全縣人才從“十三五”末的9.83萬人增長到2024年6月的13.27萬人,人才生態持續向好。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規劃制訂與執行尚有欠缺。二是政策執行不完善。存在“房票”選項未實際落地、政策事項兌現不到位、資金使用不規范等問題。三是部分引才舉措成效未達預期。存在人才大賽項目落地數量較少,對中介履約約束不強、引才成效不明顯等情況。四是人才管理機制不夠規范。存在平臺績效監管不夠到位、人才信息動態管理缺少長效機制、業務檔案管理不規范等情況。
(四)新昌縣減污降碳資金專項審計調查。對11家單位的減污降碳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重點關注試點項目推進和省級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調查結果表明,相關單位高度重視減污降碳協同試點建設,爭創新昌亮點,積極推進構建生態固碳、生產降碳、生活低碳“三碳”并舉格局。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項目建設管理不規范。存在項目違規納入試點建設方案、試點建設方案內容不完善等問題。二是日常監管不到位。存在對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試點單位收集轉運情況監管不到位、對小微企業危險廢物處置監管不嚴、從無資格單位采購生態環境評估服務等問題。
(五)其他民生政策落實情況。結合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縣級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等,關注了民生政策落實情況。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食品檢測工作不到位。縣疾控中心負責的食品采樣地點過于集中且未覆蓋農村,三年的食品采樣集中于南明、七星兩個城區街道。二是創新券政策制定不規范,執行不到位。縣科技局制定的創新券支持范圍較全省政策發生偏離,縮小禁補范圍,政策執行審核把關不夠嚴格。
? 三、圍繞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情況
在各類審計中關注了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自然資源等3類國有資產管理情況。
(一)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情況。在城投集團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對相關國有資產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項目投資管控不力。存在礦石資源等資產收購處置不當造成資金損失和設施設備閑置,移植苗木養護責任落實不到位、成活率低,未將全部棄碴納入評估范圍,投資目標未如期實現等情況。二是資產資金管理薄弱,使用績效不佳。存在資產資金管理不嚴、公司經營能力弱、制度落實不到位等情況。
(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情況。在2024年度縣本級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編制情況審計、2個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和2個鄉鎮財政收支審計中,對相關國有資產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內控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資產日常管理不完善。存在資產設備閑置、配置超核定數量、出借超時未收回、未定期盤點、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等問題。三是資產承包經營、出租收入收取不及時。四是資產管理人員交接不規范。
(三)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情況。結合經濟責任審計項目,開展了小將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審計結果表明,被審計領導干部任職期間能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上級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建筑垃圾臨時堆放場管理不規范。二是高標準農田拋荒3.83畝。三是耕地保護補償資金使用不規范。
? ? 四、移送和查處違紀違法問題情況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縣審計局共移送紀委監委違紀違規問題線索7件;已全部完成辦理,其中對個人作出處理7人。上述7件移送問題線索主要涉及以下內容:一是基層衛生服務不夠規范。二是印刷費等辦公費用支出需引起重視。三是項目發包管理不規范。
? 五、審計建議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審計工作,支持審計機關依法獨立履行審計職責,強化被審計單位整改責任落實。以上審計發現的問題多數已經落實整改。我們將認真落實縣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推進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和結果運用,督促有關單位全面落實問題整改,并按要求向縣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整改情況。針對審計反映的情況與問題,作如下建議:
(一)增強制度剛性約束,提升財政保障能力。要持續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增強預算編制科學性和執行嚴肅性,定期清理長期沉淀的無明確用途或已失去時效性資金;聚焦關鍵環節強化財政監督檢查,加強部門預算執行和委托業務費監督管理,加強對專項資金撥付、使用和管理的監督,減少專項資金撥付不及時、專款未專用等情況發生。
(二)強化政策執行力度,充分釋放政策紅利。精準把握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和各項政策措施,及時修訂完善配套政策,持續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聚焦優勢短板,合理安排剛性、重大等政策優先兌付事項,切實發揮轉移支付等各類資金作用;嚴格政策兌付關聯審核,嚴格源頭管控;建立健全政策成效跟蹤評估機制,加強政策周期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三)積極辦好為民實事,更好保障改善民生。緊盯惠民資金管理使用,進一步加大民生資金、民生領域公共投資項目監管力度,強化督導檢查,確保各項惠民措施落到實處;從嚴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監管,促進自然資源資產合規高效利用。
(四)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嚴控“三公”經費支出。黨政機關要把過緊日子作為習慣和常態,嚴格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加強對黨政機關預算管理有關工作以及財務、政府采購和會計等事項的財會監督,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所屬單位的監督管理,加強“三重一大”決策事項監管,嚴格執行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進一步規范資金使用和資產管理。
(五)加大問題整改力度,形成審計長效震懾。嚴格落實審計整改工作主體責任,以“見人、見事、見責”的要求加大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力度。各整改責任單位要立足自身職責定位,聚焦重點領域,堅持舉一反三,健全長效機制,堵塞管理漏洞,切實防止屢審屢犯;持續強化整改結果運用,對審計整改不力、逾期整改、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情形要加大通報公開力度,并視情節嚴重程度嚴肅追責問責。
| 分享到: |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